耶稣当年已预言,将有许多外邦人进入天国,因此对那位尚是外邦人的百夫长,对他如此有信心,竟有感地说:“我给你们说:将来有许多人从东方和西方来,同亚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在天国里一起坐席。”
作为默西亚,他拒绝接受任何企图将他同其他人分开的特权:“人子将被交付给人。”他其实是在说:“因为我和他们毫无区别,他们可以对我为所欲为”(路9:44)。他与有限的人类的认同已达到了极点。
咸阳堂领圣体时有一个值得称道的作法:从第一排起,所有人按跪凳顺序排成双队到祭台前.不领圣体者,双手交叉胸前,接受神父降福,然后同领圣体者一样,跟队回归本座第二排第三排依次跟进.不但次序井然,而且使每位参与者都有亲近天主
甲:普天万众同欢庆,乙:载歌载舞喜气浓。甲:咱俩也得表崇敬,乙:说段相声大家听。甲:好,那就让我先来一个特别新颖、特别典型、特别让人感动的快板诗朗诵。乙:那我岂不成了观众?
公教中学校歌沈光辉曲梁厚祥词公教中学屹立星洲黉宇高耸环境清幽宣传文化中西并筹阐扬学术文质兼收振兴教育惠及同俦发挥道德砥柱中流莘莘学子勤勉研求弦歌讽诵涵泳优游白云渺渺绿水悠悠敦品励学无间无休蕉雨淅淅椰风飕飕振我邦国万祀千秋来源
步利氏之后,另一位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MartinoMartini1614~1661)在顺治四年(1647)年完成了《逑友篇》。
虽然袁修女愿意和我们一起挤公交车、火车,但每次都是我们先挤上车,从窗户接过她的包裹,再从门口把她拽上车来……就这样她和我们同吃、同工作、同行了十年。
✝灵修意义:“天主与人同食”是极深的神秘图像,预示圣体圣事中天主的陪伴与共融。亚巴郎侍候如同礼仪中的执事与辅祭,是对“圣宴”的服侍。
(若11:16)自教会最初几个世纪以来,耶稣的受难和圣死一直是基督徒们热心祈祷的中心;今天我们要死于自己,以便同耶稣一起复活。
教宗的逝世致使我们乃至全世界都沉寂在巨大的悲痛的氛围中,各国元首纷纷发表唁电表示哀悼,联合国以及一些国家都降半旗表示哀悼;欧洲的各项顶级体育赛事和娱乐活动都向后推迟或取消;我们也同普世基督信友一样,在祈祷和追思弥撒中为教宗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