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抛开那些消极的声音,告诉自己,只管付出爱心,尽我最大的努力,其他一切交托给天主,不以进教人的数量来衡量福传价值,每一粒种子发芽都需要时间,信仰的种子亦是如此。”
我就这样決定,凭着一颗爱心和一份服务的精神去做了。通过与老人们的聊天,让我明白其实他们中有的以前是教师、工程师、干部,还有艺术工作者。
每位基督徒当在各自的生活环境中给身边的边缘弱小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爱心,使他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让我们心怀爱心,撒播希望,建立和睦家庭,构建和谐社会。
到现在,他已经通过空间、微博、博客等发表了700多篇作品。许多作品散见于教会各个媒体。同时他还为教友们建立了飞信群,每天早上给教友们发祈祷词。中国的网民已有数亿之多。
张神父正在探访病中的老神父三、修道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当笔者和张银林神父谈到修道生活的挑战时,他微笑着说:几年的修院生活可谓是一路顺风,没有经历过什么考验,因为我脾气比较随和,所以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
侧身的神父,微曲的项背,低垂的下颚,闭合的眼帘,就像是一个筚路蓝缕,筋疲力尽,走到天堂之前的老者。这幅作品,符合现代人对宗教的理解,亲切、平常,贴近人性,虽不神秘,却在内心注满了力量。
疫情期间,华人教友团体通过网络、微信群等方式参与弥撒和聆听讲道,一直到现在。当感染蔓延时,德国宣布停办所有聚会。但北威州政府没有禁止教会举行弥撒,而是和教会协商,如何避免疫情传染。
每周给他们和他们的家长们写一封微信鼓励陪伴他们,面对一个不可知的秋季入学,他们内心有很多的彷徨、担心和不可知的恐惧,所以我作为大学的行政人员同时也是神父,为他们提供一些牧灵的陪伴和人生的引导。
摄这次采访现场有段令人感动的小插曲:会场记者相机镜头被一双胖胖略带黑黑指甲的小手吸引住,它们正专注着玩着一片细长棕榈叶,我的镜头不知觉地停留在那双灵巧转动的小手上,看着它穿插打结直到作品完成,就在那刻,在旁的母亲轻轻点了一下他,并微笑着指着我
弥撒当中,王神父和我们一起分享了当日的福音,让我们仿佛回到了两千多年前,亲临当时的场景,亲眼看见主耶稣出自爱心为门徒洗脚服务,亲耳聆听主耶稣为了爱而自我牺牲祭献天主,并把自己的体、血作为人的饮食的那发自肺腑的临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