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圣若望提到耶稣的预言:「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时,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十二32),并强调正是因着祂的死亡,祂将开始「使那四散的天主的儿女都聚集归一」(若十一52)。
为什么会有痛苦、疾病和死亡?人死了以后会怎么样呢?这些问题益发急切,特别是在我们遇见无法超越的困难时:学业的困难、失业、家庭纷争、友情或爱情、疾病或伤残,当今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危机而导致的资源缺乏。
弥撒中的圣体圣事是纪念基督的死亡及复活,是敬礼的巅峰和泉源,是最崇高的圣事——因基督自己兼作奉献和牺牲(食粮),也是其它圣事及使徒工作的连系中心(参阅法典第897条)。
然而,天主子耶稣基督曾这样做了,而且还邀请他的弟子们也这样做,为纪念他,(参阅路22:19)但是有更多的人却不愿意亲近他和他的弟子,甚至迫害他们,希望他们最终能够归于沉寂和死亡。就是这样矛盾!
当我们犯了罪,落入虚无,是你又把我们从罪恶的黑暗与死亡的恐怖中救起,为我们开启幸福与生命之门。领:主,当我们认识到,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你的救恩和你的爱,我们真是有太多的理由钦崇和敬拜你。
耶稣是照亮世界的光,是真理和生命,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却选择黑暗,选择谬误,选择罪恶与死亡。
而耶稣的苦难和死亡却告诉我们祂的国不属于现世,祂的复活和升天显示祂的胜利超越时空。否则,祂完全可以死而复活的声威号召民众,推翻罗马的殖民统治,建立强大的以色列帝国。
既然现世不免死亡,许多人以为“永生”是指死后的事情。可是耶稣却明白地说:“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末日,我且要叫他复活。”也就是说,凡领受基督体血的人,现在就得到永生。
梵二也重申这同一训导,对弥撒作了意义深长的说明:“在最后晚餐中,我们的救主建立了祂体血的感恩圣祭,藉此使十字架的祭献得以永留于后世,直到祂再度来临;就这样,主也把祂死亡和复活的纪念,托付给了祂所挚爱的净配
我们这些幸存者,就生活在数以百万计的异教徒中间,时刻面临着死亡。” 利玛窦在1596年10月的一封书信中写道:“我们曾经多次被盗贼光顾,有一次甚至被他们打伤。还有许多次,我们遭到了污蔑;被友人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