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尼微的依撒格说过,在教会里,知道自己的罪并为之哀悼的人比复活死人者更伟大。
天主不仅要宽恕我们,更邀请我们分享祂的复活和永生。在主耶稣内,我们经验到天父对人的宽恕和救赎,以及赏赐人分享天主圣三生命的喜乐。
可是,司铎却不准个别举行圣周四「主的晚餐」弥撒,以及复活庆典守夜弥撒。问答解读问:什么是「共祭弥撒」?答:共祭弥撒就是由多位司铎一同与主教或主祭一起举行感恩圣祭。
答:白色象征纯洁、喜乐和复活,表示祭台是为基督而设的圣洁地方。祭台布不仅让祭台更庄重,也像餐桌的桌布,提醒我们这里是举行圣体圣事、分享主宴席的地方。问:为什么要在祭台上点燃蜡烛?数量有什么讲究?
430年前后,罗马圣萨比那教堂门上的石刻,耶稣用魔杖复活拿撒勒。
他说教会存在是为了福传,也就是说为了宣讲,为了成为恩宠的渠道,为了罪人与天主和好,并为了使基督的牺牲在弥撒中永存不朽,并纪念他的死亡和光荣的复活。《在新世界中福传》描述了福传的本质方面。
基督徒藉着洗礼结合于基督,死于罪恶,在基督耶稣内活于天主(罗6:11),这样,就分享复活的主的生命。
通谕特别对保禄书信和若望福音做了反省,在纳匝肋人耶稣默西亚使命的基础上构成,此使命在他的死亡与复活中达到了高峰。 所以,我们必须要在他的具体但却简略的故事中对视耶稣。
礼仪是「生活化」的,因为基督是活生生地临在的:「他以自己的死亡,消灭了我们的死亡,并以复活,恢复了我们的生命」(复活期颂谢词(一))。如果没有基督奥迹的真实临在,就没有礼仪活力。
他的苦难圣死与复活都是为了这个目的作证。耶稣的复活就是为自己做了证,为福音和天国的教导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