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结束后,青年们回到教堂,聆听张老师分享有关珍爱生命,正视死亡的讲座。张老师利用活泼的语言和生活案例分享,带领青年朋友们重新思考“死亡”这一沉重的话题,她鼓励青年们要“奉爱之名,向死而生”。
他这样敦促我们要信赖福音,福音内包含着一个救恩和永生的许诺,使得我们不再活在死亡的焦虑之下。事实上,当一切都要过去时,基督存留。
基督信徒带给世界的讯息是:耶稣,降生成人的天主的爱,为我们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但天父使他复活,并使他成为生命与死亡的主。
他不仅是信德之父,也是望德之父;因为我们从他的事迹中已经能够领悟到复活的宣报,新生命战胜邪恶与死亡的宣报。
死亡:生命穿越时空?很多人认为,死亡就是心跳结束,思维停止。但也有很多人相信,人肉体死灵魂不死,可灵魂在哪里?看不见摸不着,连最先进的科学仪器也探测不到。
(梵蒂冈新闻网)恐怖主义和死亡绝对没有最后的话语权。教宗方济各3月7日主日在伊拉克城市克拉克斯发出了这个救赎与希望的讯息。这座城市位于尼尼微平原,距离摩苏尔只有数公里之遥。
这不是一场死亡的结局,而是爱的顶点,是希望的开始。二、《天主教教理》的光照《天主教教理》第617条教导我们:“因基督在十字架上的至圣祭献,一次而永远地完成了人类的救赎。”
然而,死亡来了,打破了所有人的美梦,强迫人留下所有的一切,毫无例外。在死亡面前,我们能带走什么呢?在死亡面前,谁还会有“第二次”机会选择呢?
地上虽然有些人自称是救世主,但没有一个人可以超越罪恶和死亡的辖制。
复活节前夕弥撒是一非常宝贵的时刻,此时我们被吸引到复活的耶稣面前,他永远地战胜了罪恶和死亡,他的胜利也是我们的胜利。复活节前夕弥撒在黑暗中开始,这是因为我们面对的现实是罪恶和死亡的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