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杨凌示范区内的教堂不大,陈设简单,它的布局是一座三层小楼,一楼是堂的大厅,二楼是神父们的卧室,三楼才是教堂,在举行弥撒的地方,小祭台与教友席几乎在一起。
他首先意识到,他应该把父亲留给他最珍贵的圣母像请离他精心布置的小祭台了。他把圣母像抱在怀中,在屋里踱来踱去,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处所。于是他放下圣母像来到院中,转悠了几圈,仍没有寻到一个稳妥的地方。
人们都忙着种棉花,而我却在教堂里忙了三天,写标语、办专栏、布置祭台等。
一位圣职人员走到祭台的前面,开始唱圣诞宣报词。诗词中宣布了救世主的诞生,是在履行人类和救赎的历史。基督信仰是以基督诞生这个历史事件为依据的。圣诞宣报词是用俄我略曲调唱出的,非常优美。
祭台上点了两根小蜡烛,微弱的火苗在跳跃,已有几个当地教友早早赶来了,跪在前面,连同我们也只有十来个人,听说原来几百教友进堂,现在却如此凄凉。
因为我坐在靠近祭台的前面,看得很清楚。这个举动象征着整个人类对救主的接纳。第四个镜头是礼仪结束时,教宗抱着圣婴,在十几名少年的陪伴下,把圣婴移居到圣殿马槽时。
因此,我们也能将马槽想象成“首个祭台”,基督就在这里作为充满圣神的礼物,去奉献给这个世界。
灵柩安放在大殿祭台前面,周围簇拥着白色的鲜花,两边站立着瑞士卫兵,在灵柩前面,燃放着两根蜡烛。教宗的灵堂,非常简单朴素,正如他生前一直倡导的那样,过简朴的生活作风一样。
2008年3月,教堂主体工程开始动工,历经两年时间,于2010年启用;2016年更换教堂祭台像,重新绘制了油画《最后的晚餐》。2018年城中村改造,教堂旁边的道路拓宽,教堂院子缩小。
这是教宗就职以来首次举行的擢升礼,他共任命了19位新枢机。 教宗要求新枢机在精神上关怀遭受歧视和迫害的教会团体与信徒,为他们祈祷,使他们能坚强信德,以善待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