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位女读者好奇问华苏拉,想知道那些讯息对她个人有什么改变。华苏拉听了之后便想了一下,然后用很自然的语气回答说:「我不能说我被天主召唤之前的生活是不快乐。不,我以前的生活很愉快。
他的神贫不是一位会士或隐修士的神贫,而是适合于一位神父的神贫:虽然他经管着许多钱(因为富裕的朝圣者会自然关心他的慈善工作),但他明白那都是捐助给教堂、给他所照顾的穷人、孤儿、给「天主眷顾」之家──他那些收入不多的「家庭」36的女孩子们
他们不像耶稣,因为耶稣有朋友,他的朋友中有男也有女,辣匝禄,玛利亚玛达肋纳都是他的朋友。这些神父没有朋友与他们一起行走,一起工作,一起哭泣。
从唐朝的聂斯多略到元朝的孟高维诺,从明末的利玛窦神父到新中国时代的一批批传教士与国籍神长,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为教会的生存发展所走过的艰辛历程。这些珍贵的历史经验非常值得我们今日借鉴学习。
在他们当中许多圣职人员和传教士,身为牧者,留在羊群身边支持他们,特别是在武装冲突时,不在意危险和艰难。
关于中国的教堂建筑,传统上都倾向于哥特式,我觉得我们应该融入更多的中国建筑风格,传教士来中国后,他们就建了很多中西结合的教堂。
这不但在夫妻方面,在父母与儿女的方面,与其他任何人相处,都是同一的金科玉律。第五.常常感激、欣赏和祈祷。只要你觉得配偶有什么值得夸赞的地方,就要以口头表示。常常感激你的配偶,也要常常感谢天主父。
另外,少壮死曰“夭”“殇”;老年人的死,男人称“寿终正寝”、女人称“寿终内寝”。
我希望能把圣召梯队建立起来,使更多的年轻男、女教友加入我们,让神父和修女的队伍后继有人。如何吸引年轻人回应圣召呢?我常常对别人提起一个数据,就是中国教会改革开放之后的圣召曲线图。
新教认同玛利亚对天主具有虔诚顺服的美德,受到天父上帝特别的喜爱和拣选,称赞她是“蒙大恩的女子”,上帝与她同在,是“大有福气的”(路加福音1:28,42;11:27),也接受其“有福的童贞女马利亚”这一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