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函中,德国天主教中国中心向中国基督徒,中国教友、主教、神父、修女,爱德基金会及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这些来自中国的抗疫物资的支援,极大地缓解了圣奥古斯丁当地医疗物资的急需,给予其战胜疫情的信心。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指出,基督徒不可谨小慎微,只限于遵守规诫,却不肯冒险为他人服务。相反地,应像忠信的仆人那样勇于冒险。
在圣神的推动下,基督徒「接受存在边缘的质问,对他人的悲惨遭遇感同身受」。「使命是天主的工程,它无法独自成就,却在教会的共融中实现」。
沙百里神父于1992年出版《中国基督徒史》,这部作品描述了中国基督教信仰源远流长的历史,从西安景教碑一直到20世纪的中国教会。中国基督徒将福音精神浸润于中国文化,不断寻找适宜的发展道路。
“目光注视着白冷城的摇篮”,教宗惦记着“在巴勒斯坦、以色列,尤其是在加沙的亲爱的基督徒团体”,并且关怀在黎巴嫩,特别是该国南部的基督徒团体,以及在叙利亚的基督徒团体。
在基督徒的爱德生活中,参与弥撒、为他人念经祈祷是一件好事,但爱德生活的意义不仅仅局限在诵念大量经文,做大量敬礼,更在于以具体的行为使这些经文和敬礼愈加圆满完美,这种行为则常常表现在我们每个基督徒力所能及的本分和工作
教宗也提到移民问题,基督徒遭受迫害,尤其是中东少数族群受到的严峻考验。此外,在法律上将婚姻与同性结合等同看待会导致家庭瓦解的危险。教宗指出,任何不稳定或不传递生命的结合,都无法为社会未来提供保障。
有一位在德国学习的中国交换生(非基督徒),在我来中国之前,给我起了一个汉语名字:柏寒夕。
感恩圣祭,就是我们基督徒一起来参与天主子耶稣基督所庆祝的婚宴。通过弥撒圣祭,我们和所有天主召叫的人:天上的圣人圣女们、圣教会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参与“羔羊基督的婚宴”。
对于每一位成年的基督徒而言,绝大多数人已经在父母或亲友的帮助下,我们已经被奉献给了天主,通过圣洗圣事,在主的福音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