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洗后,做讲道员,服务贫穷人,把基督传出去一直是我的目标和追求。为效法印度德肋撒修女的榜样,我在教区主教、神父的支持下,成立了德肋撒姆姆会,宗旨就是服务于贫穷人、传扬基督福音。
有人说讨饭的不穷,那是装的,他说:不穷谁出来讨饭,总之他不如我,给穷人一点是社会公德,是爱人的行动。还有人说给一点不能解决什么困难,借口不想付出,他则引用古人的名言: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假如司铎的个性时常是笑嘻嘻的,教友会感觉到他很轻佻,他若每天紧绷着脸,会让人说:他人很孤僻;司铎如果时常关心穷苦的人,人们会批评他假善人,他若时常和有钱的人在一起,人们会批评他看不起穷人;司铎若关心老年人
是的,从上任伊始便渴望看到一个贫穷而且是为了穷人的教会的教宗方济各,在面对两个曾经的流浪儿童时,被他们的亲身经历所深深触动,而12岁女孩利则拉流着泪水所提的问题却是迄今为止无人能满意作答的。
后来我又对她们说了穷人之母印度德兰修女,她虽然其貌不扬,又瘦又矮,但却因着善心善行轰动世界,荣获诺贝尔和平奖,几十个国家的元首政要都参加她的葬礼。同时我也打开电脑,让她们观看了与此相关的好多视频。
让娜‧埃米莉‧德维尔纳夫修女的见证中散发着这种爱的光芒,她将自己的生命献给天主、穷人、病人、囚徒和被剥削的人;对这些人和所有人而言,修女成了上主仁爱的具体标记。
(玛25:40)及讲道后神父引用的一位圣人的话:为爱耶稣的缘故,哀怜一个穷人,比哀怜耶稣亲身功劳还大。
我是微不足道的一个人,谁对我有意见不妨直接告诉我,给我打电话,我们都是兄弟姐妹,只要是有问题欢迎大家指正……我是穷人,也没有资格和别人比财富,但是对于村里的公益事业我还是愿意尽点微薄的力量
(路4:14-15)耶稣也说过:上主的神临于我身上,因为他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路4:18)同样,宗徒们也是在圣神降临后,才有勇气、胆量以及宣讲的智慧。
中国基督徒大多是底层的穷人,而中国的佛教徒大多是有钱的商人和官员,其中一些人拒绝展开道德修习的日常功课,而是把贿赂经济的游戏规则带入宗教领域,以许愿和还愿的方式向神行贿,以为花费大宗金钱来递送红包、举办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