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今年7月28日为英国的叙利亚-马拉巴尔礼教徒成立了教区,同时任命斯德望·基拉帕纳特(StephenChirappanath)神父为旅居欧洲的叙利亚-马拉巴尔礼信徒宗座视
然而,为第三千年代的人,一位救世主还有价值和意义吗?为已经抵达月球火星、准备征服宇宙、甚至能够毫无限制地探寻大自然的奥秘、辨认人类基因美妙的密码的人,一位救世主仍有必要吗?
或许有人会问,圣经上明明说过: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致丧亡,反而获得永生。(若3:16)那又为什么让人天天背十字架、受痛苦的煎熬与折磨呢?请听耶稣的回答:唉!
“我们信赖那种会投机取巧和耍手腕的人”,他们却利用社会上的恐惧,许诺将解决各个问题,“而实际上,他们只想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权力、自己的形象,以及掌控事物的能力”。
近来我发现耶稣是一个很幽默、很会笑、很风趣的人。他是一个非常富有吸引力、善解人意及乐观的人,跟他在一起绝少不了欢笑。
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农村,几乎没有富裕的人,能够吃上饭的家庭已经可以称为富裕了,能够吃饱饭的家庭几乎很难找到。
也许这是一个悖论,它支持新形式的消费主义,但这种消费主义却危害了那些不善于管理金钱的人,而蒙古人普遍有这传统习俗。
然而双方婚姻生活和家庭中自然就产生相互的责任,我们同天主的关系也是一样:“我们”集体祈祷,又个人亲密地同天主交谈,就是单独地分享天主,从内心与天主联系而亲近他。
这种“灵魂的饥饿”,可能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然而,“灵魂的饥饿”却推动着人寻找“天主”,接近属于天主的人。所以,他们一大群人,跟随主耶稣和祂的门徒而来。在山上,主耶稣也看到了群众的“饥饿”。
教宗也鼓励波兰接纳那些因战争与饥饿而逃离故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