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朱杰神父分享北京南堂福传经验
2017-09-14

网络慕道组:主要是为了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全程来教堂听课而又特别想参加的人而开设的,也可以称之为网络慕道班。

把基督的福音精神融入人生
2007-04-16

曾荫权和夫人曾鲍笑薇年轻时的合影曾太太鲍笑薇生于澳门,她的父亲鲍元羲曾在澳门开设“元记饼家”。

北京教区神学进修班全体学员到访河北教会
2002-06-19

我们准备在进行3到4个月的圣经分享活动后,在北堂开设“青年弥撒”,充分调动青年人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能力和才智,为教会多做贡献。广大的青年朋友们,你们知道或参加过这样的活动吗?

岁月如歌
2025-03-14

我当时告诉教务长杨晓亭神父,梵二后的礼仪课程这样重要,怎么因为没有专业的礼仪教师,就不给学生开设礼仪课程呢?难道没有专业的厨师,我们普通人就不能做饭,喂饱学生肚子吗?

遇翁得利:缅怀伯乐翁德光神父
2024-12-20

老翁便建议学校开设一个适合我水平的新班级,但缺乏英语基础相当的学生,最终在老翁的一再坚持下,还是开设了新班级,但只有我一个学生,由三位老师轮流授课。

独家报导——外出务工教友信仰生活调查:莫让“群羊”成“亡羊”
2011-06-03

天津教区已与河北邯郸、沧州两教区合作,开设临时活动点,神父定时给教友送弥撒、听告解、行圣事,并为这些打工教友子女开设专场暑期要理班,为其解决子女信仰的后顾之忧。

“梵二”会议与中国教会:中国教会对梵二大公会议的接纳
2012-04-16

(启示25)圣经分享小组及学习班在各地相继开设,教会开始被圣言慢慢转变,在对信仰的理解加深的同时,福传热火也逐渐被点燃。显然圣经在中国还没有达到普及程度,应该进一步推广。

一位香港修女及其修会与一个地方修会的美丽故事(上)
2018-01-11

因收养了越来越多的聋哑孩子,1893年拯望會受过专业训练的修女在上海开设聋哑教育部/学校,開上海聾啞教育之先河。

生命在这里凝固成永恒
2009-03-10

成立不到百年的圣家会的会祖韩宁镐主教愿意他的修女们师法纳匝肋圣家的芳表,以面向妇女、开设诊所为宗旨。然而社会急剧转型,给修会带来了新的挑战。1999年修会决定开展麻风病服务工作。

教宗本笃十六世值司铎年闭幕之际致修生们的信
2010-11-15

学习掌握修道院所开设的科目,并非只是为眼下的用处,而是为了从整体上认识并理解我们的信仰的内部架构及其因素,使得我们能适宜得体地回答人们的询问,尽管各时代的人们所提的问题从其表面看,不断改颜换面,探究其最深之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