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和实践,教会的礼仪就必须进行某种程度和形式的本地化了.礼仪本地化是教会礼仪进入一个文化的必不可少的途径,这也是梵二礼仪宪章要求进行礼仪本地化的原因.但是,礼仪本地化不是盲目的和无条件的与本地文化的结合或混合
一本关于比约十二世教宗及其贡献的书昨天12月9日在罗马向新闻界人士作了介绍,书名是:比约十二世教宗有关法律、经济和社会的思想,作者是阿尔贝托·德马可。
《弟茂德后书》是圣保禄宗徒劝勉爱徒弟茂德的一封书信,也称为圣保禄宗徒的遗嘱,为了鼓励弟茂德坚强地面对当时教会的苦难,以及不被当时所行的异端邪说受影响。
信德网据梵蒂冈电台讯圣座天主教教育部在今年举行的司铎年中,将出版一本有关如何培育修生的书。这本书的内容应该简短、透彻而且非常清楚。
礼仪是敬礼天主的仪式。其组成要素包括用口诵念的祈祷文和身体的动作。教会礼仪中,手的动作相当多,可称之为手语,这手语通常不单独运用,而是配合祷词,以指示或加强祷词的意义。
不禁想起年初林书豪以七连胜在全球掀起林旋风,接着却跌入六连败,最后又打出了五连胜。从高峰到低谷,或许这位基督徒运动员的经历可以给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举行弥撒的圣盘和圣爵教宗方济各于7月16日颁布了《传统的守护者》(Traditioniscustodes)手谕,针对使用梵二大公会议前的礼仪书作出新规范。
1968年出版的《圣经》合订本时,考虑到了礼仪改革,尤其是采用当地语言进行礼仪,在翻译时,不只考虑“读经人”,也关注“听经者”,所以采用通俗的语言。
因此,在谈到礼仪的本地化的同时,除了礼书的翻译之外,就是要把教会的礼仪确实地实行出来,并且忠实地活出礼仪的真精神,使之真正成为教会生活的高峰与泉源,就如本次礼仪论坛中提交论文者及所有参与者在会议期间所表达出的期待及渴望一样
8大公会议所依循的方向,是按着「保持优良传统,并同时开放合法进展的门户」的原则(参阅《礼仪宪章》23)9,并以教宗保禄六世颁布的礼书来落实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