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梅瑟召集所有以色列人,是为了在他们即将进入应许之地之前,重申他们与上主的盟约。这是一项圣约(foedussacrum),不只是过往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警告与召唤。
《申命纪》第27章问答主题:盟约的铭刻与更新、祝福与咒骂、信仰的选择与责任一、铭刻法律、建立祭坛(申27:1–10)问1:梅瑟为何命以色列人在过约但河后“刻写法律”在石上?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4月6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时表示,天主始终信守祂与亚巴郎所立的盟约,信守祂在自己的爱子耶稣内所许诺的救恩。
「上主拣选了祂的子民」,通过亚巴郎对子民许下诺言,并「在西乃山上与子民立定盟约」。「子民必须时时刻刻牢记自己蒙受拣选,怀著希望、信守许诺、向前展望,并且守护盟约、忠信度日」。
蒲神父告诉“信德”说,此次我们特别筹划教友们以和天主签个约的方式,培养信友对于圣言的理解和深入与天主真实的盟约关系。以身临其境的方式体验和天主盟约所带来的恩宠。
二、立约的礼仪行动问3:梅瑟建造了什么表示盟约的设施?答:他立了一座祭坛,并为以色列十二支派立了十二根石柱,象征天主与祂选民十二支派立下盟约。问4:全燔祭和和平祭代表什么?
他指出:在这背景下,男人和女人的新盟约不仅必要,而且也是使各国人民得以从金钱殖民化解放出来的策略。这盟约必须重新引导政治、经济和公民社会!
(《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1932) 正义与盟约:从《圣经》来看,正义和“盟约”有关,它既体现在犹太人个人与团体“盟约”,也表现出人与天主的“盟约”。
答:他三次为百姓俯伏祈祷(申9:18、25、26),四十天四十夜禁食恳求天主怜悯,不是因为百姓有功德,而是因天主的名、祂的信实与祂与祖先所立的盟约。问7:梅瑟的代祷预示了什么?
教宗从《创世纪》有关诺厄在洪水退後放出一只鸽子的叙述为出发点,省思鸽子、彩虹与盟约这三个和平的景象。教宗指出,鸽子和彩虹是脆弱的,上主订立的盟约强而有力,可是我们却以软弱接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