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此,过节时,送礼物不要送错了。天作之合,媒妁之言,永恒之约并非结婚后就一劳永逸,它需要双方去努力、去经营、去担待。“为此,人要离开父亲和母亲,依附自己的妻子,两人成为一体。
许多堂区有远见,四季常办慕道班。每到复活或圣诞,各地皆有喜讯传。北京天津是亮点,领洗人数总领先。一百二百家常饭,集体洗礼势壮观。大张旗鼓实堪赞,如火如荼势蔚然。成绩面前莫自满,福传热火须常燃。
我生长在飘荡于江南水乡的连家渔船上,父母每天打鱼捕捞,肤色黝黑且面有菜色,生活艰辛,但全家每日祈祷,为有永久的精神家园而常感喜乐。
清明节临近了,我们基督徒应该如何准备过此节日呢?以家为中心从历史上看,清明曾是——现在仍是——划分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的日子之一。最早的祭祖是寒食节,可以追溯到周朝。
读经一恭读训道篇1:2;2:21-23这段经文揭示了圣经智慧文学的核心——对人生短暂与虚无的深刻省思,旨在引导人超越尘世,寻求天主。训道篇1:2:「虚而又虚,虚而又虚,万事皆虚。」【历
读经一恭读智慧篇9:13–19第13节:「谁能知道天主的计划?谁能想象上主的意愿?」背景:《智慧篇》(SapientiaSalomonis)写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地点很可能是埃及亚历山大城,作者虽匿名但
但是我们也必该明确,这些圣善的思想、超凡的意向常会被俗世生活所淹没,被似是而非的社会潮流所侵袭,所以需要连续不断地用祈祷默想、用学习天主圣言、用勤领圣体等神业功课及灵修习练与主耶稣亲近,常常呼求、依赖天主圣神助佑
常怀感恩的心,生活就会向你展示其阳光而灿烂的一面。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幸福,并不是得到的多,而是奢求的少。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知足常乐吧。
前任教宗选择对普世教会的信仰生活产生过深远影响的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召开50周年和《天主教教理》颁布20周年的共同日子为信德年的开始,足见其价值和意义是何等的重要。
今天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弥撒中的两篇读经和福音,分别取自出谷纪第32章第7到11以及13到14节,圣保禄宗徒致弟茂德前书第1章第12到17节,圣路加福音第15章第1到3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