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网据天亚社讯澳门利氏学社举行讲座,纪念明代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利玛窦(MatteoRicci)神父逝世周年。
利玛窦塑像坚毅的眼神望向未来,仿佛还要继续完成将东方文明传向西方的任务。
利玛窦神父怀着将福音散播到世界上每个角落的信念,历经那个时代难以置信的英勇壮举,到达了东方这个古老而封闭的国度。神父良善待人,结交天下。他始终以一个良善心谦、品德高尚的大德之士出现在中国人面前。
图中有两位西方人列入其中:马可·波罗与利玛窦神父(Fr.MatteoRicci)。前一位让西方人知道中国,后一位让中国人知道西方。
我是1993年复活节领的洗,付洗的是已故的本笃会分会长侯夲儒神父。领洗前夕,侯神父送给我两样东西:一盘檀木念珠,一本美国耶鲁大学斯彭斯教授撰写的《利玛窦传》。
世界各地持续举行庆祝利玛窦逝世四百周年纪念。设在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于2月16日举行研讨会,以「交友论—交友的方法」为题,研讨利玛窦神父的经验。
澳门主教黎鸿升(右)和意大利的朱利奥多利主教(左)七月五日为澳门圣若瑟修院内的利玛窦铜像揭幕。朱利奥多利主教是利玛窦家乡马切拉塔教区的主教。
利玛窦(1552-1610年),号西泰,是第一个变西文姓名为中文姓名的人。
为配合欧洲理事会全体会员大会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召开,从1月18日起举办利玛窦展览,名为「不同文明的相遇」:利玛窦神父,是中国明朝时的欧洲大使。这项展览活动是庆祝利玛窦年闭幕活动之一。
继2004年黄时鉴先生利玛窦研究的专书《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出版后,近三四年间,翻译出版的利玛窦传记作品就达三种之多:意大利学者菲利浦·米尼尼的《利玛窦——凤凰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