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福音绝不可裹足不前,将自己封闭在办公室里、书桌前,或是电脑前,像个“键盘侠”那样争论不休,把从这里和那里得知的想法“复制粘贴”,借以取代宣讲的创意。福音是通过移动、行走、行动来传播的。
原公学圣堂内临时辟为“薪火百年”展厅,陈列了教区历史中珍贵的圣物及书籍,尤其是历经文革保存下来的《圣教日课》、圣书、苦像、圣牌等,让人睹物怀旧,思绪万千。
2006年第9期《大众医学》经过独家调查,得出《适合中国人的10大减压疗法》公诸读者。
这个比喻虽然有点长,但感人心肺、使人有许多反省的机会,又与公审判的比喻、以及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同时并列为三大‘怜悯及慈悲’的象征,表示天父是如何同情人间的那些可怜人。
不过当时的人数较少,仅有外国传教士4人,中国传教士2人,修士2人,教友2768人,总堂区五处,圣堂及公所公32处。
公教中学校门左右两联分别以“公”“教”为首字,上联“公法有情必兴社稷”,下联“教规无类乃秉渊源”,既彰显新加坡依法治国之理念,又突出华人秉持教育兴邦之传统,有很浓郁的华文文化色彩。
抬头一座山,俯首一条河。
跨入世纪门槛的中国教会——中国教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陈宾山 世纪之交,人们习惯于蓦然回首,用总结性的眼光来回顾历史的沧桑巨变,从中吸取教训,并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他取了我们的人性与他的天主性同在;-他是天主,他所说的一切都是可信的;-他与天父一道,创造了我们每一个人,使我们生活在世界上;-他在世时,通过讲道、比喻和亲身的榜样,告诉我们应怎样生活;-他受酷刑后,死在加尔瓦略山,
也曾为海南三亚和上海佘山修院修生组建管弦乐队。据他自己数算,前后18年,他共在各地堂区培养了47个乐队。因为每处培训都需两个月左右时间,所以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度过,即使劳累辛苦,他也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