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能见到那些原版装帧的16世纪图书典籍,如圣伯纳的《沉思录》、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但丁的《神曲》。
当今教宗本笃十六世自从48年前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举行期间,便与与这位先教宗过从甚密,当时他才晋升神父10年之久,以35岁年轻神学教授和专家身份应邀参与大公会议。
我曾经在一本圣书上看到过这样的神学见解,大致是这样说的:教会的一贯训导,也是教友们的传统认识:司铎是人灵魂的导师,是主的恩宠的分施者。那么圣职人员的信仰灵修状况好,一定会带动热诚的教友生活。
教宗在劝谕中也分析当前圣经研究的状况,他提醒圣经诠释学与神学不可陷入二元论,以免前者只注重人性成分,否认天主在历史中的作为,而后者则进入纯精神的虚无飘渺中,忽略天主启示的历史特征。
温曾居于英国、法国及加拿大,并服务海军,但他一九五○年辞职后专注灵修与神学,六二年在巴黎天主教学院取得博士学位。
最后,达尔托索总主教谈到了十月特别传教月,介绍了其由来、神学-牧灵初衷及一些实际的方面。“有时候人们倾向于将传教视为额外的方面,但传教是基本的、对于理解日常牧灵和传教牧灵之间关系而言是重要的。
他曾尝试成为作家,但还是决定选读神学,但在数年的长期患病期间则萌生了建立一个团体的想法,借此在祈祷中具体地活出基督徒彼此修和的福音教导,并接待最需要帮助的人。
在这封书信里,圣保禄宗徒「以福传者、神学家和牧者的身份」发言,「为天主的静默发声」。圣保禄的这席话有助于我们发现耶稣基督的启示内蕴藏的撼动人心的新意。
他们应有“深厚的信仰和人性上的成熟”、“应能接纳、慷慨和度友爱共融的生活”、接受过“应有的圣经、神学、牧灵和教育学培育”,并且领受了基督信仰入门圣事。
的确,随着教友素质的不断提升,神学知识的丰富,过往从不会在意的信仰内容会更多的被重新加以认知,这也说明,教友不再是盲从,而是有了更深层的探究,可以说,这绝对是信仰素质提高的具体表现,值得庆贺和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