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对康熙皇帝《十架颂》的解读和欣赏
2022-04-19

“分自西”指我国万民救恩来自西方,祂钉死在西方的耶路撒冷,而我们在西域的东部。从作者角度谈到“分”,那是对祂圣血的感恩,分明道出,救恩轮到作者自己,乃至自己的百姓。

正确认识和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
2015-11-18

通过伊斯兰教的渠道加强与穆斯林国家的联络,继续开展伊斯兰文化展演活动。通过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渠道加强与西方世界的沟通理解,继续办好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中美教会论坛,等等。

旅菲散记
2012-08-03

由此推想,在不同家传福音,又何尝不需要大胆地做出本地化的适应呢?菲律宾的教友可以在弥撒中烧香、跳舞、穿拖鞋和背心,丝毫不拘小节,我们中国却依然痴迷中世纪的西方呢。

特稿:华夏儿女共庆团圆佳节,基督信徒勇做和平使者
2013-09-18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不以善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力。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这里所谓人和是指人民的团结,人民的团结是胜利的决定性条件。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八:梦与兴衰
2023-02-16

《孔子家语》记载:齐景公问孔子:“为什么秦穆公家小,地处偏僻,但却成就了霸业?”孔子回答说:“其虽小,其志大。处虽僻,而其政中。”

特稿:在当今中国珍爱传统文化和加强基督信仰尤显重要
2013-05-23

还有,在《贞观政要》君道第一篇中说:在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孙艳燕:关于“世俗化”的解读
2012-02-15

[19]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美等开始了一场激进的世俗神学运动,一些激进的思想家最终得出上帝之死的结论。神学从对彼岸世界和来世生活的向往转为对此岸世界和今生存在的关注。

抗战时期朱德和传教士的交往
2014-11-05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联合一切力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发展对内、对外统一战线的政策,对外教会组织、外国传教士也明确采取了团结和争取其为中国抗战服务的政策。

与会中外人士呼吁:重视宗教界在抗战中的贡献研究、恢复原正定主教座堂原貌
2014-11-10

从中基督宗教史的角度来看,正定教堂惨案及其基督教会在抗战时的人道主义救助实践,有可能为重写中国基督宗教史或构建中国基督宗教史‘新宏大叙事’提供了资料和实例。

时评:王神父的忏悔所引起的思索
2015-05-25

哪个国家、哪个团体、哪个组织都有他的弊病和不足之处,但没有哪个家和团体把不足放在首位展示给他不熟悉和不认识的人,因为这容易引起偏见和误会。同理,王神父的做法对教会在社会上会产生相当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