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于1902年6月17日于天津法租界,创办人为著名的天主教学者英敛之,有关英氏生平可见方豪所著《英敛之先生的生平和思想》,大公的释名是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办报宗旨为扩大无我之胸怀,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
我信父的唯一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他因圣神降孕,由童贞玛利亚诞生;在比拉多执政时蒙难,被钉在十字架上,死而安葬;他下降阴府,第三日自死者中复活;他升了天,坐在全能的天主父右边,他还要从天降来,审判生者死者
找见自我价值思考自己的个人价值是抚养或照顾家人,还是在外打拼保障经济,个人的价值因人而异,普通女孩黎贝加(创24:15-20)能为路人提供一罐水,王后艾斯德尔(艾斯德尔传)可以为整个民族争取安宁,卢德的责任是捡麦穗照顾婆婆(卢德传),塔彼达可以为寡妇缝份衣物
我们自知是那同一天父的子女,因而视彼此为弟兄姊妹。当圣女耶稣小德兰终于“看到”了这一点,她高声呼喊说:“我终于找到了我的圣召!我的圣召就是爱!是的,我在教会中找到了我的位置……。
做神父就是在其基督性的存在和教会性的存在之间保持平衡,要时时牢记主基督的训诲:你们不要被称为辣彼,因为你们的师傅只有一位,你们众人都是兄弟……你们也不要被称为导师,因为你们的导师只有一位
这个结论让我想起资深记者彼德‧西沃(PeterSeewald)在他访问教宗本笃十六世的著作《世界之光》里对教宗所讲的话:您在1977年纪念教宗保禄六世的专题研讨会上,曾谈到教宗所应有的形象,并指出活出此种形象的方法
这个结论让我想起资深记者彼德·西沃(PeterSeewald)在他访问教宗本笃十六世的著作《世界之光》里对教宗所讲的话:您在1977年纪念教宗保禄六世的专题研讨会上,曾谈到教宗所应有的形象
1642年,孟儒望著作以《天学略义》最为重要,在宁波出版,教会常用的《圣号祷文》、《炼狱祷文》亦彼所译。查应理修士,1612—1644年在华,著书以《天主圣教百问答》《四末论真》影响大。
“以己之长,克彼之短”,为得到“闹中取静”的效果,充分发挥教会合唱艺术的优势,我们由8位身着天蓝色连衣裙的年轻修女用电子琴伴奏。当这些端庄秀丽的“乐手”亮相时,台下围观的人们议论纷纷。
温恭克己乃真福,大地应由彼嗣续。饥渴慕义乃真福,心期靡有不饫足。慈惠待人乃真福,自身必见慈惠渥。心地光明乃真福,主必赐以承颜乐。以和致和乃真福,天主之子名称卓。为义受辱乃真福,天国已在彼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