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灾难祸事接连发生的时代,我们必须自问:我可以做哪些具体的善事?这便是当天福音中基督劝勉的第二件事:届时,你们将得到“作见证的机会”(参阅:路廿一13)。教宗强调,“机会”是个很美的词。
家主怀着爱做好了一切:亲力亲为,种植了葡萄园,围上了篱笆来保护它,掘了榨酒池,筑了一个守望台(参阅玛21:33)。
就是为了天天做同一件事吗? 五年了,我在这里做过什么? 他每天都以这些问题,反复的问自己。 不得不承认,对比香港,甘铎在中国所做的实在太少太少。
更让基金会感动的是,这位女士始终向他们强调两个要求——首先,希望基金会坚持理想、时时反省有没有认真;同时,她身为‘法鼓山’的一员,希望以‘佛弟子’名义做善事,坚持不曝光,也不合照。
因为耶稣是人类的中心,他诞生以前,人们就渴望他的来临,耶稣的诞生,人的生命有了向导,他就是天国的领路人,耶稣用生命(死在十字架上)做担保,用爱的福音做力量,用复活的真理给人永生的希望与保证。
教宗请青年们做拉丁美洲转变的主角,做他们的历史的主角,但同时不抛弃祖先的传统、基督信仰的传统,而应该常常效法他们先人的榜样。
作为主的义子义女,毕生修道,如在为主做义奉时候怀私犯贪,会受到大公天主怒责的,影响进天国的行程。
神长教友们的捐献多少不限,大家的爱心奉献是通过灾民——遭遇自然灾害的弱者,而帮助了主耶稣,因为主就临在这些弱者们身上:“你们为我弟兄(姊妹)中最小一个做的就是为我做的。”
上主则藉着所叙述的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答复对方的问题,指出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做所遇到的人的近人。‘你去,也照样做吧!’(路10,37)。耶稣说:爱就是效法慈善的撒玛黎雅人。
答案正是他什么都没有做,该做的都没有做。首先,在世上不劳而获,能工作而不工作,每天只知享受,已是人类寄生虫的罪,寄生虫当然没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