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进启智学校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影壁上德肋撒修女的一段发人深思的话,“我们常常没有机会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怀着伟大的爱去做小事”。整洁的院落里两棵高大的梧桐树,枝叶繁茂。
圣家三口在纳匝肋的具体生活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表率,大圣若瑟的慈祥、勤劳,圣玛利亚的贤惠、良善,耶稣的孝顺、听命应是现代家庭追求的典范。
主耶稣基督真的复活了,阿肋路亚!
他们仍旧是加里肋亚的渔夫,做事的方式、说话的口音,或许还有行动上的笨手笨脚,无不一如既往。一方面,他们被改变了,但同时,他们仍然是他们自己。天主圣神本性是无形无像、无法觉察的。
你现在口亲我受伤的肋旁,恳切地念五次下面的经文”。(可轮流念) 众念:吁!耶稣,别人不爱你,我却全心爱你。希望你的心和我的心连成一个吧。“可爱的灵魂,谢谢你,你能全心爱我,我很快乐!
尤其在圣诞节的夜晚或复活节的黎明,他总要发动教友出去传报主的降世与复活的喜讯:“现在,我们就是牧人和贤士(就是玛达肋纳和若望),我们要传扬主所带给世界的喜讯!”
上主已经叫耶稣从死者中复活,亚肋路亚!当我们心怀这份希望,来面对那些在生命及感知世界中感到哀伤或对良善存疑的人时,便有力量去陪伴他们。
那时,它是加里肋亚的一个小村庄,在以色列的偏远地区,充斥着异教徒及其污秽的边境地区。正是在那里,天使带来了一个形式和内容完全闻所未闻的信息,以至于玛利亚的心颤,不安。
答:因为那条路通往培肋舍特地,容易遇敌。天主担心百姓因惧怕战争而心回埃及(13:17)。所以祂绕道,引领他们往红海方向的旷野(13:18),显示祂的智慧与顾虑。问7:百姓是怎样离开埃及的?
圣史用三个动词描述了在革乃撒肋湖边的耶稣态度,这三个动词是“他看”“他上”“他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