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主教历史上,第一位到达台湾的,是西班牙的第一位汉学家多明我会高义神父。他多年在菲律宾华侨中传教,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在台湾去世,比利玛窦神父进北京(1601年)还早9年。
是的,我们有幸赶上了跨世纪的教会发展的不凡历程,用文字记录了中国教会20多年来的点滴变化。500期的报纸,构筑了一个时代画廊。
为此,我们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特别是基督信友,都必须为弘扬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基督信仰的真谛而不断努力,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健康的中国教会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和对中国有深厚感情,在工作、教育上以智慧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利玛窦神父出自同一个修会——耶稣会。
相信新教宗也听过他的耶稣会的兄弟利玛窦来了中国,写了《交友论》,正是以兄友弟爱来为福音作证。
教宗的辞职牵动着中国神长教友的心。上星期天,我90岁的老母亲也特地来问我,为什么教宗辞职啊!这可怎么办啊?看来,无论老少,中国神长教友都很关心教宗及其辞职事件。
打开天主教会在中国福传的历史画卷,我们不难看出,从利玛窦神父走进中国大门,到民国初期的雷鸣远神父等,这些传教士为了福音的传播,远渡重洋、跋山涉水,远离故土家园来到华夏,甚至把自己的生命也奉献给了中华民族
在景点之一的文化苑里,看到了抗日时期雁翎队纪念馆,嘎子村,在屋顶堵烟囱的那个男孩无疑就是嘎子了,不时响起的相机咔咔咔咔声,永久的存留了中国现代革命史上英勇抗日的英雄典范,是啊,抗日的影集岂能丢!
舒曼(河北茶文化学会秘书长,教外人士):我不是一个天主教教友,但我的母亲是一位基督徒,我对中国各个宗教的情况都知道一些。
其实这种传统到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还保留着,即把人的思想、情感、对神的崇敬都溶入建筑中。听爷爷辈的人说村中原来建堂在建筑过程中,当时的神父把每天砌几层砖都规定好了,而且一丝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