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礼仪的福音,我们听到一些耶稣关于经师和法利塞人的话,他们是宗教的领路人。对于这些权威,耶稣用非常严肃的话,“因为他们说而不做”(玛23:3)和“他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叫人看”(5节)。
(路22:27)无酵节的那天,即逾越节当天晚上,耶稣和门徒在小楼房内一起分享他的最后晚餐。
耶稣于2千年前来到这里,跟随他的人也只是一个小团体,由相信了他的初期基督信徒所形成。因为这个奥秘的基础是耶稣来到这块土地,但在他自己的本乡却没有受到承认。
今天礼仪的福音让我们反省伯多禄的为人所熟知的回答,他对耶稣说:“主!唯你有永生的话,我们去投奔谁呢?”(若6:68)这真是美妙的回答!
耶稣决定了献身生活在教会内的诞生。而耶稣的追随者回应召叫背负起十字架、追随祂;效仿祂那样献身天父以及祂服务与爱的行动;为了重新找回生命而失去生命。
人类历史不会止步于一块坟墓前的石头,因为今天发现了那活石(伯前二4)——复活的耶稣。
耶稣,我是阿郎,来报到。报到完之后就走了。神父听了很感动也有点惭愧,他居然怀疑这位先生是小偷。神父对阿郎说:很欢迎你每天到这儿来,阿郎谢过神父后赶忙离开了。
在同耶稣的友谊中,司铎一生的整个计划都包含在里面。可是,友谊到底是什么?教宗自问自答说:友谊是思念和愿望的共融。不过,教宗又说,除了思念和愿望的共融外,耶稣也提到友谊的第三个、也是新的要素。
“五饼二鱼”的盛餐一完,耶稣随即要宗徒起锚上船渡到对岸,他自己遣散群众后,便独自上山祈祷。一直到深夜四更天,耶稣才下山来到浪涛呼啸的海上,步行水面,向逆风中颠簸的船只走去。
天主子耶稣担负起全人类的罪恶,作赎罪的牺牲,作除免世罪的羔羊。耶稣在最后晚餐中建立圣体圣事时说:这是我的血,为大众流出来,好赦免罪过(玛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