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其远因,皆由有外国之观感,渐染欧美文明,输入世界新理,以至风气日开,民智日辟,遂以推倒恶劣异族之政府,盖无不由此观感来也。而此观感,得力于教会西教士传教者多。
1972年12月28日,黎鸿升和刘炎新三位留学葡萄牙的修士经过近10年在澳门本地、香港和葡萄牙的学习之后,一起在澳门花地玛圣母堂从澳门教区载维理主教(1961-1973)手中领受了铎职。
如今陕西很多神父小时候都听过他讲道,跟他学过要理。他在周围各县的人们心中,树立了一位在俗的使徒形象。笔者问他:“当时家境如此悲凉,经济如此拮据,是什么动力让您有如此高涨的福传热火?”
结论从震旦到复旦,从中国科学院到辅仁大学,马相伯致力于融合中西文化和文理学科,他的教育理念既具有传统元素又饱含自由主义特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跨学科、多学科研究的内在价值。
在堂里,在修女的帮助下,学习要理问答、学习教会的经文时,学习圣歌时,学会了很多汉字。后来的侯神父,发现她很爱学习,有时候也特别教她读书认字。所有的拉丁文弥撒经文,她都能背诵。
这无疑是对共存秩序的彻底颠覆,因为公共权力存在的理由是实现共同利益,而共同利益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承认自由领域并确保其豁免权。
天主教《要理》第1900条指出:“为那些掌权者祈祷,是信徒的责任。”2:3-4“这种祈祷原是美好的,是我们的救主天主所悦纳的,因为他愿意所有的人得救,并充分认识真理。”
在“感恩经”中,也可提及助理主教(EpiscopusCoadiutor)和辅理主教(EpiscopusAuxiliaris)的名字,但不必提及适逢在场参礼的其他主教的名字。
中文里也有许多表达信仰的说法,如信仰、信德、信念、相信、信任、信心、信赖、信奉、信从、信服、信理、信教等。4.信仰是人类语言运用中的基本概念,人若无信仰则无以生存,犹如孔子所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事实上,碧岳十二世并非建立一条新要理,而是肯定早期基督教会的信仰,宣布此一道理乃由天主所示,透过宗徒为中介而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