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我们作为他的肢体——我们是耶稣的肢体——也怀着喜乐同他,即我们的头,一起攀登;我们也知道一个人的一步,就是众人的一步,没有人会丧失,也没有人落下,因为我们是一个身体(参阅哥1:18;格前12:12
一、匝凯突变当匝凯听说耶稣进入耶里哥城的消息后,他决意一见这位颇具神秘色彩的奇人。耶里哥是通往耶路撒冷的必经要道,这里十分富庶,被称为巴勒斯坦最肥美之所。
五、哥耳哥达山耶稣上加尔瓦略山,被带到一个叫哥耳哥达的地方,这座山的名字是阿拉美文,意思是骷髅。有教父认为之所以这么称呼是因为在那里埋着原祖亚当的骨骸。
「在读经二,由圣保禄宗徒致哥罗森人书,给我们对耶稣为中心地位提供了深远的见解。他把基督显示给我们,祂是所有创造的首生者,『一切都是借着他,并且为了他,而受造的。』他是万物的中心,他是元始。
圣保禄称他为“一切受造物中的首生者”(哥1:15)。圣若望写道:“万物莫不经过他而存在”(若1:3)。天主在那从永恒就与他同在的圣子内看到了他工程的计划。
(前为对,后为错):安提约基雅-安提约齐雅;玛达肋纳-玛大肋纳;弟茂德-弟茂得;斐理伯-斐理、斐里伯、斐理佰、裴里伯;培尔加摩-培尔加默;拿步高-拿布高;纳塔乃耳-纳塔乃(纳)尔;撒玛黎雅-撒玛利亚;哥罗森
然而,在耶稣走向哥耳哥达的三次跌倒中,这位总主教让人隐约看到希望确实存在:在磨难中,对天主的热切祈祷减轻个人十字架的重担。同时,我们从基督身上学习接受脆弱,不因任何挫败而灰心丧志。
在当天礼仪所选读的《哥罗森书》中,圣保禄展示了耶稣的品位:耶稣是天主的首生者,是天主本身;天父派遣祂来缔造和平,使犯了罪的人类与天主重修旧好。
在这些特别的见证中,也包括保存在卡塔哥大殿内的诸天使之后圣像。」教宗接着写道:「自从在那地方发现代表天主之母临在的小雕像至今,已经过了375年,但至今这圣像仍然是个参照点。」
第十三届世青节于八月十六至二十日举行,主题为「在衪内生根修建,坚定于你们所学得的信德」(哥罗森书2:7),预计将有数以十万计来自全球各地的青年聚集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教宗本笃十六世将亲临会场与他们会面及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