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日结束了复活节八日庆典,由于当天同时也是天主慈悲主日,因此,教宗在念经活动中告诉信友们,教会的使命是向所有的人宣报福音和天主慈爱的欣喜现实。
针对这一点,教宗方济各把信友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信赖且一生一世追随天主的许诺的基督徒;第二类是信仰生活停摆不动的基督徒;第三类是坚信自己有所长进,却只从事「生存的观光旅游」的基督徒。
一个粗人在街头骂天主,很多人在旁围观,他大喊着:如果有天主,就在一分钟内将我打死。围观的人都屏息以待,一分钟过后,粗人还活着,他更加得意不屑地说:各位看,根本没有天主,否则我早就被打死了。
教宗方济各6月20日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公开接见活动,继续他以天主十诫为主题的系列要理讲授。
教宗说:我向达卡和巴格达袭击事件的遇难者和伤者的家属表达关怀之情。让我们一同为他们祈祷,为亡者祈祷,求天主转化施暴者的心,他们被仇恨蒙蔽了眼睛。
有人说《圣经》是悲悯的经典。上主说:要有光于是世上便有了光。而悲悯,是人之于为人的光,使用温柔的慈悲点亮的光,它是贯穿着生命的感动。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论述基督徒的希望,阐述天主的父亲身分是我们希望的泉源。教宗强调,基督信仰的真正革命在於称天主为父亲。
参加了一次助善终祈祷后,使我进一步认识了天主是爱的真正意义。一天下午,我正在忙着干活,忽然有人跑来请我去为他临死的母亲念助善终经。
教宗提及「门」的图像,在这次聚会里许多人在谈论自身经历时,运用了这个「门」的比喻:开启的门、紧闭的门,害怕他人不会为我开门,害怕他人当着自己的面把门关上。
“神父,我念经的时候,天主能听到吗?”一位4岁的小女孩问到。“能听到呀!”我很简单地回答道。她不满意地走了,其实她问我之前早已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她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