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神父是上海教区神父中的知识分子,长期从事神学教育和文字福传的工作,并长期任修士和神父的神师,精通拉丁文和法语。
爱是一盏灯,照亮别人,也温暧自己。捧一颗爱心上路的人,一生都将生活在爱中。看过一本真福德肋撒嬷嬷的传记,其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载:有一次,穷人的德肋撒嬷嬷去拜访一位从来没有人关心过的老人。
每次想到这件事都觉得羞愧又好笑,因为大概在2013年夏天的时候神父在弥撒中宣布要成立大学生团体时我就在祭台下面参加弥撒,当时清楚记得心中想:我才不要参加什么学生青年团体,这种团体我参加的多了,肯定一样特无聊又没意思
基督普世君王节,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举行的弥撒中,韩国青年从葡萄牙青年的手中接下了世青节的十字架和罗马人民救援之母像。
然而,在《来作我的光》这本书中,德肋撒修女写下来这些话:当我试图就这些想法询问上天,那儿只有冷漠的沉寂,以至我的这些疑问又像锋利的刀子一样,飞到我这里,直接刺伤我的灵魂。
打动我的是这首诗的平静和朴素,以及在平静和朴素之后像天空一样广阔无垠的爱和幸福。
在我们访问印度临近结束时,特别向东道主提出要到加尔各答去参观德肋撒修女创办的“垂死之家”和孤儿院及医院。东道主特作出了安排。在国内,我需在报刊上读到德肋撒修女的事迹。
教宗方济各6月14日上午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接见了3万多名意大利慈悲联合会的成员。他勉励在场所有人要效法耶稣,把心献给有迫切需要的人,在贫穷和苦难面前,不能做个观众,而要成为天主同在的记号。
本文从雷鸣远神父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来说明他热爱中国的心。腓特烈·雷博(FredericLebbe),即雷鸣远神父,圣名味增爵,1877年8月19日生于比利时根特城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家庭。
司马光曾在他的《资治通鉴》中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