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在这些年的福传实践中所积累的一点感性认识,在此愿与主内弟兄姊妹分享,望对当前的福传工作略有裨益。 一、传教工作者应具备的条件。
因为没有爱的行为,信仰只是一纸空文,是没有实践的空洞理论,这样会使我们的教会越来越没有活力,越来越死气沉沉。今日教会内说话的人不少,而缺少的是真正在行动上的见证者。我们要想福传,就要身体力行。
雷鸣远神父的本地化思想与实践表现在几个方面:①改革旧的传教方法。
司铎的牧灵本分首推感恩祭和圣事,还要积极鼓励信友们参与一些虔敬的礼俗,更不断强调主日、瞻礼、告解等礼仪的义务,这种过度的关注往往导致人忽略实践而出现礼仪和生活的断层,因此“信仰和生活两张皮”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默11:19;12:1-6,10;格前15:20-27;路1:39-56圣母玛利亚荣召升天,既是天主给她的特别恩宠,也是她自己努力“听了天主的话而去实践”的结果。
许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在信仰实践上疲于奔命却毫无所获,甚至花光了自己的所有,是因为没有找到信仰的中心。做人也要找到中心。不同的哲学、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做人”。
“男性”是因为耶稣基督和祂召选的十二位宗徒们都是男性(所以不存在性别歧视);“独身”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神学原因,另一个是社会牧灵实践的原因。
从宗教教育上通过交流学习,我发现,我们天主教应该更好地从文化的角度把握住机遇,努力探索福传新途径。
孝敬父母公婆,顺从父母长上的正命,教育好儿女。举止端庄,语言清洁。周济穷人,照顾病人,助病人善终,向教外人传播福音,为教外人代洗。不赌博,为人师表。不听非理之言,不看非礼之物,心勿妄思,意勿妄动。
主教们还将接获几项主要计划的信息,包括例行补助教会使命,以及圣座东方教会部和圣地守护人方济各会士们2013年在牧灵、教育、救济和社会等领域落实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