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这两条诫命来自《申命纪》6:5与《肋未纪》19:18,是犹太法律的核心。合起来就是所谓“法律的总纲”。灵修意义:这段话总结了整个十诫的精神(见《天主教教理》2055条)。
(2)“他们说:‘有人说是洗者若翰;有人说是厄里亚;也有人说是耶肋米亚,或是先知中的一位。’”洗者若翰:因他的刚直宣讲和悔改的洗礼,很多人以为耶稣是若翰复活了。
炼狱之苦的剧烈程度类似地狱之苦;但他们的内心因爱德而获享的快乐又类似天堂之乐——爱德比死亡更强大,比地狱更有威力……(圣方济各·撒肋爵)
’(路5:8)宴席上,耶稣和罪人们坐在一起,身边是蒙召的肋未和许多的税吏,在这里,耶稣向世人说出他为何来到世上,不是健康的人需要医生,而是有病的人。
天主曾把无数的恩宠赏赐给纳匝肋那位温柔的少女,这不是说玛利亚离我们很遥远。
主耶稣来到西满和安德肋的家里。在召叫了门徒后,不仅门徒们继续和自己的家人保持着联系,而且主耶稣也成了门徒们的家人和亲人了。
耶稣被钉时,头顶的罪状牌写着“纳匝肋人耶稣,犹太人的君王”(若19:19),政治讽刺与神学真理在此交织。
他们最终安然无恙地到达(加里肋亚)湖的岸边。他们没有掉到水中,也无须别人救援,更不用游到彼岸!他们一直开船到达湖的那边,与主一同安然上岸——因此,我们也必定可以!
三月十日教宗力作纳匝肋人耶稣第二册问世,全球重视。隔天,日本发生空前大地震和海啸,人命财物损失无数。教宗在主日三钟经讲话中提到悲惨的事件并邀请世人为亡者、受伤者和他们的家属祈祷,并踊跃协助救灾。
阿肋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