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望福音称耶稣赐予生命的工作为神迹或标记,并选述了七个神迹:一、以水变酒(2:1-12);二、治好一位王臣的儿子(4:43-54);三、治好一位瘫子(5:1-18);四、增饼(6:1-15);五、步行水面
(11:24)(四)耶稣藉着自己的死而复活,赐予生命耶稣复活拉匝禄,预示自己即将惨死与复活,为给人类带来生命,即永生。
四、圣像艺术亦应与现代艺术结合。
若望宗徒说:“天主就是爱,我们应彼此相爱,因为爱是出于天主”(若一书四:7-16)。
他的圣召体验,其实质就是一段不算太短的四旬期。正是在这茫茫的红尘中,作者真实地体验到了耶稣从最后的晚餐到十字架上的祭献完成这中间所经过的每一桩苦难事件。背起你的十字架,来跟随我。这就是圣召。
四、沈亚红老师的最佳读者说沈亚红老师是最后一个分享的,她语出惊人,说自己是最佳读者时,大家对此报以善意的大笑。
新的家在教堂对面,马立仁受母亲熏陶,三、四岁时跟着母亲参与早弥撒,念早晚课;四、五岁时常用经文、要理问答已背得滚瓜烂熟;六、七岁时给神父辅祭,一个月就学会了拉丁文辅祭经。
晨曦修女(中)陪老院长修女散步四、重整旗鼓山上再好,也得下山去完成自己的使命,重新回到我的团体,以生命影响生命,以喜乐燃起喜乐,与大家一起度一个喜乐的奉献生活。在喜乐中答复天主对我们的召叫。
当一位年轻的神父邓肯·史东(CanonDuncanStone)于1940年后期,参观苏格兰高地的教区时,在圣堂里,经常有三、四十个左右的人跪在那默祷,他对此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教宗继续论述基督徒的希望,讲解了尘世的希望与十字架的希望,勉励我们在这四旬期注视十字架上的耶稣,把希望寄托於祂,并且效法祂,以天主的作风行事。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