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教区主教府座落在景县开发区,目前主教府占地50多亩,附设有修女院、老人院、综合办公楼等,现在的主教座堂是改革开放后所建,由于当时经济条件所限,所建的主教座堂容纳人数不足200,有一座的主教府是全教区神长教友多年的期盼
而且小孩、老人上下楼梯不方便,加上教友停车成了问题。义乌教堂地图鉴于以上问题,今年春节后第二个主日,堂务人员经过讨论,决定购买一处比较安全方便的地方作为天主堂。
本文作者在耐心倾听老人诉说类似的例子很多,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进展下去的,不分年龄和对象,随时发现情况,就随时进行心理安抚。
利玛窦在南京付洗的第一位教友,是一位出身书香门第、世代官宦的秦姓70岁老人,圣名保禄,后其全家信教,并在自己家中设了一小堂,内有神父住房。
有一次,一位教友来找我,我桌子上放着教宗像,他问这位老人是谁?相当一部分教友,甚至不会念天主经、圣母经,甚至不会划十字。许多人,等老人去世后,儿女们才想起自己是教友,请神父给老人送葬,比较方便。
神父指着一位穿深色衣服跳得正欢的大妈自豪地说:这位老人以前大字不识一个,自打堂里学圣经,这位老人现在都能读新约了。
去年我们团体去镇养老院看望老人,我们也和他们谈一些信仰的事,老人们反映不是很积极。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和祈祷,截止到2010年圣诞节,院中10位老人已全部领洗,现在生活的非常喜乐。
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张神父,一个九旬的可敬的老人跑到医院来看我了!意外、欣喜、愧疚交织在我心中。
特别是欧神父虽是耄耋之年的老人,整个培训期间,无论学习、参观、还是朝圣,都一直默默无闻地陪伴着大家,寸步不离,细致耐心,认真周到地照顾每个人,使我们每一位司铎和学员都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一位真正牧者的慈祥和温情
在结语部分,夏神父又写道:我们中国的传统要求对老人尽孝道,上坟祭祀老人,而教会给我们最好的尽孝方法,就是为他们得大赦做祈祷,奉献弥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