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1、默想这一段师徒对话,如果你也是门徒中的一位,轮到耶稣问你他是谁时,你会怎样回答?你内心深处的答案会是什么?耶稣说伯多禄的答案来自天主的启示,让我们静心祈求天主,把天主子、默西亚启示给我们!
来到十四处苦路,我们朝拜苦路,默想耶稣的苦难。最后,我们爬上圣山山顶,来到教堂,朝拜圣体。教堂里的进教之佑圣母像旁边,有很多旌旗,那是很多教友求恩成功,事后为感主恩,献上的。
信仰更是如此,所以教会的礼仪中很强调静默,我们的灵修中有避静、默想、默观等,这些都帮助我们驻足回首,注视天主。2、圣言。“人生活不只靠饼,而也靠天主口中所发的一切言语”(玛4:4)。
德兰自小有修道的想法,她喜欢一个人在室内静坐默想,在“耶稣与撒马黎亚妇女井边谈话”的油画前默祷。她读了圣热罗尼莫的书信,决定出家修道而父亲竭力反对,她私自加入加而默罗修会,意志十分坚定,父亲只好让步。
我们从三个方面默想今天的读经和福音,(1)承行父旨,选择爱人,(2)四处受阻,孤单无助,(3)价值爱人,意义任务。
通过修炼内心、默想天主,观察自然等方式,人们可以逐渐感知到这种交融的存在,从而达到身心和谐、天人合一的境界,就产生一种“上主与我同在”的感悟。从而实现了心灵“与神有关的虚空的填补”。
灵修意义:在属灵神修中,这是一种默想苦难基督(PassioDomini)的操练。通过思想主耶稣的苦难,信徒得到属神的安慰与力量。圣女小德兰曾说:“看着十字架,我就不觉得苦。”
[page]魏博成(杨老师的学生)杨老师教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教我对人要宽宏大量,多做好事。以前杨老师带我去过教堂,我没有好好回应,现在我觉得很后悔。
十六世纪的誓反教改革从道理方面来解释,认为至公性是指在信德的福音的延续中的正统,他们保持了这一点;所以认为自己是至公的。反改革的护教主张不仅要求道理方面的至公性,也要求地理位置和数量上的至公性。
这意指重新发现宁静的价值,好能默想那来到我们内的圣言。这样,才能默观天主的慈悲,采纳「慈悲」作为我们的生活方式。14.「朝圣」在圣年有特殊地位,因为朝圣代表我们每人在此生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