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保禄在他的信中反复重申了在这一圣洗池中与天主子实现的独一无二的共融。问题在于,绝大多数人在孩童时代领受的圣洗圣事突显了这是天主的恩典:任何人都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而获得永恒的生命。
主教: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 众:阿们。主教:天主以圣神的德能,使我们在信德中,充满喜乐与平安。愿天主、我们的希望,与你们同在。 众:也与你的心灵同在。
“义人的灵魂在天主手里,痛苦不能伤害他们。在愚人看来,他们算是死了,认为他们去世是受了惩罚,离我们而去,仿佛是归于泯灭;其实,他们是处于安宁中;虽然在人看来,他们是受了苦;其实,却充满着永生的希望。
友好的巴西人民热情的拥抱了我们,如同那矗立在科尔科瓦杜山顶的救主基督拥抱着美丽的科帕卡巴纳海滩。
叙利亚著名古城杜拉欧罗普斯出土壁画,创作于公元235年,左半块的站立人像是已知最早的耶稣像,描绘他治愈麻风病人的神迹。
(【印度】杜勒西达斯《罗摩功行之湖·尾声篇》)令人一声叹息!(全文完)
原来耶稣为要尽诸般的义(或作礼仪)。这是犹太人的一个规矩。利(8:6)大祭司亚伦和他儿子上任前,神命摩西用水洗他们。耶稣基督完成了旧约中的礼仪,尊重犹太人的习惯,在非原则性的礼仪上顺服。
通过这些庆祝,让人看到耶稣基督,也看到一位耶稣的好门徒能在九十个寒暑中,深深为主、为人、为情、为爱、为义、为平安所作出的一切奉献。
但原罪破坏了应有的秩序,破坏了原始义德所享有的和谐,同时也破坏了人本身的,人与人之间的或人与整个受造物之间的和谐。圣经与教会圣传不断地提及罪恶在人类历史中的临在与普遍性。
所以作为基督徒,我们一方面要尊重我们的文化传统,像耶稣一样尽诸般的义;一方面又要与时俱进,不要旧瓶装新酒。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的中国礼仪之争就是因为罗马天主教教廷禁止中国人的三祭,即祭天、祭孔、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