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08年和2009年连续遭到暴力迫害之后,印度奥里萨邦基督信仰教会继续本着无私奉献和爱德精神开展其传教及社会活动。
会议由骆人禄神父(葡萄牙籍)召集,班安德神父(葡萄牙籍)主持,11位传教士参加。其中葡萄牙籍神父5人:曾德昭、阳玛诺、费奇观、李马诺、黎勃劳。比利时籍神父1人:舍尼阁。
比方说:「《若望福音》最重要时刻之一是耶稣与法利塞人尼苛德摩相会,他是个犹太人的首领。」(参阅:三1)。
会议由道明会神学家、罗马宗座天使大学教授德蒂弗勒(HyacinteDestivelle)神父主持。
在许多长者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卢德传中所描述的那种逆来顺受的感觉。这部书讲述了年迈的纳敖米的故事,她在丈夫和儿子去世后,鼓励她的两个媳妇敖尔帕和卢德,回到她们的本乡和本家去(参阅:卢一8)。
许多圣人都热心恭敬圣若瑟,其中包括圣女大德兰,她选择了圣若瑟为自己的转祷中保,时常求助于他并获得所求之恩宠;受这份经验所鼓舞,大德兰鼓励对圣若瑟的敬礼。
众所周知,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印度德肋撒修女,她把所有贫穷者、患病者,都当作是受难基督的化身。
在玛窦福音和路加福音中分别记载了耶稣诞生的事迹,我们还可以在其中发现四类人物:牧羊人、三位贤士、黑落德以及客栈人士。当小耶稣诞生之后,天使们首先向那些牧羊人去传达这一喜讯。
它记述了亚巴郎打败五王联盟后,与撒冷王默基瑟德(Melchizedek)的相遇。
他以生动的比喻和适切的节奏,清楚地在每一个阶段提供分类解说,并融入圣依纳爵、圣奥斯定、圣女大德兰、圣十字若望等伟大圣人及灵修大师对于祈祷、神操、默观、聆听、补赎及意识省察的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