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有可能获得高等教育的学位;只要认真工作也可以有足够的收入购买想要的东西,如智能型手机,交通工具,名牌衣服,或参与各种休闲活动;年轻人可长期依赖父母的补助,甚至请他们帮助看待小孩;或可长期过舒服的单身生活
如果我们按照《弥撒礼仪经书总论》、教会文献去做,实际上有好多问题我们就没有争议了。从中国教会的现状来看,我们对礼仪精神的理解还不够。此外,礼仪的推广也不够,这是中国整体的问题。
我们天主教该有危机感了,我看过多个教堂里,全是白发老人,神父讲道理,教友听不懂,那些没有外出打工的年轻教友们去哪里了呢?这是一个危机信号。
在刘纪坤的儿童时代,父母就靠智慧和辛劳经营着一家“汽车配件”门市,生意兴隆,蒸蒸日上,至今依然如此。
数九寒天,冷风刺骨,没有睡觉,没有休息,做弥撒时照例是没有音乐,没有唱经班。
在外地工作的她牢记天主的大爱,十字架、念珠从不离身,女儿常爱说一句话,在家靠父母,在外靠天主,这成了她的座右铭。
起初,遭父亲严厉反对,但姚公一心向主,终感动父母,成为葡园园丁。姚公一生阅历丰富,既曾担任本堂,亦曾担任校长,既曾服务修道院,亦曾负责出版社。公之一生可谓对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牧灵做了很好的综合。
我曾在某篇文章上以孝敬父母的比喻描述过这种区别,我觉得儿媳妇对公婆的爱像旧约时代的人们,仅出于任务和面子,却不见得真心,而女儿对父母的爱像新约时代的人们,发自肺腑(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媳妇也有胜于女儿的)
早晨上班前,子女们将父母送到照顾中心,晚上下班时再接回家。照顾中心负责老人的正餐加餐、休闲娱乐,还有专人照顾老人如厕起居。
我来自贫苦的山村,父母靠种地来维持家计,对我来说上大学就像个梦!我好想踏入大学的校园,去那里追寻我的梦想;可我又不想给已年过半百的父亲带去如此沉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