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方济各为2025年2月16日弥撒准备的讲道
2025-02-21

你们的让我们看见这宣报!愿你们总不要忘记寻求、询问、探险。因为真正的艺术从来不是舒适的,亦从不呈现不安的和平。你们要记得:希望不是幻想;美丽不是一种乌托邦;你们的礼物不是一种偶然,是一种召叫。

徐光启“背后”的故事(一)
2012-06-05

徐光启逝世后,耶稣会表彰他为教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写了一篇著名的悼词,由潘国光译为中文,中国的徐光启公,以翰起家,为辅弼皇帝的宰相。

爱的感召
2005-03-16

那是今年六月的一天,我扛着摄像机去平阴为一对新人的婚礼作全程摄录,我们到达平阴时是晚上八点钟左右,在玫宾馆吃完饭我们便驱车赶往新人的家乡,那是一个很宁静的小村庄,沿途要经过几个这样的村庄。

心怀大爱自强不息的残疾志愿者王亮教友
2022-05-06

一名忙碌的志愿者4月初,随着全员核酸检测的全面铺开,河北邯郸市复兴区六一社区利民小区的各个核酸采集点也开启了满负荷的运转。

妈妈,我心中的妈妈
2012-07-16

我曾含着眼泪提笔写了如下一首:  妈妈,你为什么要哭,还哭得这么伤心?孩子,你不知道,他们在肆意糟蹋这个地球,他们在疯狂破坏他们的家园。

你们来看看吧!<若1:39>
2006-03-02

也这样说:“耶稣的脸在哪里?在贫民窟、在医院、在……总之,凡有痛苦存在的地方,耶稣的脸就在那里,等待着你替他抹掉血和泪!”

修道人“残缺”中的美丽
2015-11-30

月残是,是一种遗憾的美,有时这种残缺的美更显得珍贵。听不少人说,修道人是逃避主义者,对家庭不负责任,造成家庭不能团圆,这是绝对的自私自利,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浙江:杭州举办“纪念卫匡国来杭375周年:远方亚洲之印象 卫匡国中国地图展”
2018-06-07

余任天研究会理事、丰子恺研究会会员,著名美术评论家、书画家家郑省三就如何推动当代中国美术文化走向意大利这样的西方文明古国同促进会理事、青田石门印社社长、心造印传承人王春生和促进会的其它成员进行了交流。

伯多禄的浮与沉
2008-09-10

清代诗人郑板桥笔下的一首咏松,可以强化我们的信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岩石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唯有“咬定”,才不怕风吹浪打。定者,信也。信德愈大则定力愈强。

教宗:社会正义是把穷人应得的还给他们,私产并非碰不得
2020-12-02

教宗再次以诗人的图像来描述司法工作,说:「你们在每个裁决、每次判决中,都面对了作诗的欣喜机遇:这首能医治穷人的创伤、顾及地球并保护大地母亲和她的后代子孙。这是一首弥补、修复和滋养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