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梵二大公会议以后,教会回到了教父时期的讲法,就是与东方礼的看法相同,主教才有完美的铎职,主教的受祝圣是一件圣事,所有与普世教会相通的主教是主教团的一员。
这一信理也出现在教父与中世纪神学家们的讲道与著作中、教会古老的礼仪祷词与圣物艺术作品中。
早期教父(如奥利振、圣大额我略)倾向于将“日用的食粮”视为超性的食粮——圣体,喂养我们属灵生命。
被教会封为教父、主教、圣师。由于他的博学多才在2001年被封为电脑主保。紧贴教堂而建的是教堂博物馆,里面有很多令人惊叹之处。
3.4虽然教父们所提及的职务不尽相同,但整体来说,他们都明显地指出,执事的职务是独特的,有别于其他职务。3.5依纳爵更指出,执事并非只管理饮食的职员,而是天主教会的仆人。
伟大的拉丁教父写道:“谁供应羊毛,就是对人表示尊敬。
首先,《依撒意亚先知书》的这段经文涉及到了一个教父们感兴趣的问题,即基督是否美丽。这里暗含着一个更为激进的问题:美是真相还是丑陋能引导我们抵达现实的最深处?
教父传统中视他们为预像宗徒与传教士。这些“被派遣的人”是“福音的使者”,他们将承担传播真理、光荣天主的使命,这呼应新约中宗徒职的建立。
教父戴尔都良说:殉道者的鲜血是新教友的种子。中国教会之所以有今天,是西方传教士们远渡重洋、不辞万苦来到中国,以汗水播撒信仰的种子,以生命见证福音的大爱的结果。
这些旧约称号早于四世纪时,已被诗人兼教宗圣达玛稣(StDamasus304-384)和教父兼圣师圣安博(StAmbrose339-397)率先用来喻指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