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第一次学祈祷,第一次学爱,第一次学宽恕,都是在家里。今天的现实:许多父母把教育完全交给学校或堂区,自己却不参与。结果子女觉得信仰只是“课本上的东西”,而不是生命的核心。
(弗4:2)如果你的兄弟一天七次得罪了你,而又七次转向你说:我后悔了,你也得宽恕他。(路17:1-6)如果你们不各自从心里宽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要这样对待你们。
这样的态度主要是起于意识到自己被爱、被宽恕,甚至被天主所服事──天主弯下身来为门徒洗脚,并把自己交付在十字架上,为吸引人类归向天主的爱。
2.爷爷的宽恕爷爷在文革期间受尽折磨侮辱,住在牲口棚里,自己打煤饼、做饭,戴高帽挂牌子自己敲着锣被游街是常事。他还曾被捆手吊起来毒打,手骨折变形。可对这一切他从来没抱怨过。
同年,艾儒略神父所著《涤罪正规》出版,这是为基督徒写的一部问答体作品,以十诫和七罪宗为进行良心反省的依据,忏悔罪过并得到宽恕,重获新生。鼓励人不但看到外在的罪恶,更忏悔罪并恳求主的宽恕。
这是肉体上的渴,另一方面耶稣的灵魂深处更为干渴,他渴望那些“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的人也能得到天父的宽恕,渴望那些没有认识他的人到他这里来喝到永不再渴的活水,渴望他们的灵魂也能够得救。
让我们能在忏悔与和好圣事中不断地祈求宽恕,知道天主永远乐于宽恕我们。
教会要求我们在四旬期悔改、祈祷、斋戒、施舍、宽恕••••••我们许多人重视斋戒、祈祷及弥撒,但往往忽略悔改、施舍和宽恕。
恭读圣保禄宗徒致哥罗森人书 3:12-17弟兄姊妹们:你们该如天主所拣选的,所爱的圣者,穿上怜悯的心肠、仁慈、谦卑、良善和含忍;如果有人对某人有什么怨恨的事,要彼此担待,互相宽恕;就如主怎样宽恕了你们,
这与我们人的本质相互矛盾。能够合宜对待自己的人,也就能够合宜对待别人。他会让每个人都找到自己。正义也具有政治的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