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支蜡烛称为信心之烛提醒信友常被不信所诱惑的心,借着圣神的能力,回转并过更新的生命;第三支蜡烛称为喜乐之烛,提醒信友与牧羊人一样,听见基督降生的宣告时是何等的喜乐;第四支蜡烛称为平安之烛提醒信友天使报佳音,宣扬主基督为世界带来平安与和平的信息
意大利安科纳-奥西莫的荣休主教爱德华多·梅尼切利枢机讲述,教宗曾为叙利亚及中东的和平担忧,并求助于小德兰,出人意料的是,就在为叙利亚举行的和平守夜活动第二天,他就意外地收到了一枝白玫瑰。
教宗表示欣慰能够跟随前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脚步,第二次前来非洲传达希望与和平的讯息。
真福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于1962年开始召开大公会议,说明会议的宗旨是消除不和谐的种子,促进人类和平与团结。他在致开幕词中明确地指出:教会牧灵生活,比教义教条所涵盖的更广泛。
3.今日媒体应按它的召叫负起责任,成为真理的倡导者与延续和平的促进者,这召叫本身伴随着几个挑战。在种种大众传播工具助长信息、思想的交流以及群体之间相互了解的同时,它们也沾染了模棱两可的性质。
请求大家,让我们为和平祈祷;让我们为饱受折磨的乌克兰人民祈祷:他们经受了太多苦,太多苦。年轻战士失去生命...让我们祈祷。也让我们也为中东祈祷,为加沙:那里在战争中遭受着巨大苦难。
保禄曾这样说,找到一个拥有这些美德的人是多么美好: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充满喜乐的人,一个带来和平的人,一个宽宏大量的人,而不是刻薄的,是一个接纳所有人的仁爱的人,是一个良善的人,一个忠实的人,一个温柔的人
一个月后,当着众多大主教和各国的外交官员与代表,教宗在主持了庄严大弥撒之后亲自将圣人的肉身重新葬于圣坛之下。
批评他的人也是基于他的上述特点,认为他书生气十足,他的兴趣在于静静地读书、写作、专研学问,对教会面临的全局性问题缺乏足够的关注,缺乏管理教会和罗马教廷的经验和外交才能,特别是他用人不善,不知使用与他不同经历和资质的人以弥补其不足
他飘洋过海游历考察了欧美日本等国,搞过洋务,办过外交,给清廷提出过不少"富国强民"的建议,更去朝鲜襄助改革政事,但结果都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