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公益晚会,在会场入口处首设圣诞心愿台,到场的嘉宾和朋友可到该处许下圣诞愿望和祈祷意向。在舞台的后方设有义卖区,现场发售爱心劵。义卖区陈列的手工艺品均由残疾儿童和艾滋病人亲手制作。
同时在安兰英的鼓励下,也愿把这份喜乐带给别人,首先从自己的家庭开始,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和婆婆吵架的这个儿媳妇和丈夫全都领洗进教。
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首先把圣堂里面的跪凳换成新的。这个花费不是很大,毛团有位老医生高尚义教友,愿意出一笔钱,做这个善工;我也发动别的教友捐了些钱,那年圣诞节前,跪凳就做好了,而且是三边一带的好木料榆木。
二、利玛窦首用上帝之名中国天主教之父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自1582年,即努力学习儒家典籍,在遍读历代经典后,他认为先秦典籍中隐含有至上神——上帝的概念
关于文革中所受的苦,他一般不愿多提,他爱讲的就是天主对他的的恩佑,他饱含热泪跟我们讲了不止一次唐山大地震发生在他身上的奇迹:天摇地动间,一声天主圣母刚出口,就从劳改工厂的二楼宿舍飞了下去,随身而出的还有一扇门
为了这些教友们主日能够参与弥撒,白忙叶和丈夫商议后特意买了一辆面包车,亲自开车带着他们去教堂,每个主日都是如此,从始至今从未间断过。
1939年九、十月间,由于日军在上海实行经济封锁,严格管制米、棉、煤等物资,加之物价飞涨,难民区经费日渐枯竭,供给越来越困难,于是不得不降低供应标准;同时动员有工作能力的难民自谋出路,并疏散部分人员回乡
为了促进中梵间的交流,苏神父凭他的关系,历史性地邀请到大陆代表参加此次盛会。但在一天的弥撒中,由于人群中出现台湾中华民国的国旗,大陆代表当着500万青年的面而离场。我赶紧将此事汇报给苏神父。
有一位乡亲谈起乡里一位有钱人家的葬礼是如何的隆重,主家每人四百元雇了100个孝子哭丧,地下的墓地像个宫殿,房屋数十间,里面家具应有尽有。至今还雇着两个守墓的,专门打理墓地内外的花草。
教友们这份细腻的爱心深深感动着每一位大陆学子,在这里他们体验到了一种家的感觉,感受到了一份主内兄弟姐妹间的真挚情谊。多年来,一批批华人教友通过辅友中心服务了一批批中国大陆来的学者及今日的年轻学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