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在澳门大三巴附近的“圣万迪诺新信徒学校”学习了13个月的中文,他们的第一任中文老师是澳门的官方翻译菲利浦·马修斯。
其生平几乎无可考查,只知其父亲是萨来诺地区富裕中产阶级的一位医生。4岁即不幸丧母,童年与其父、兄、姊、妹度过。15岁时被送往那不勒斯求学。18岁那年,他立下决心要传播福音,希望能得到赴东方传教的任务。
在今天的读经和福音中我们看到,通过与诺厄以及他的儿子们立的“约”,天主使他们进入方舟,在滔天洪水中拯救了他们和他们在一起生活的动物(创9:8-15);通过和整个人类所立的“新约”,天主子耶稣基督以圣洗圣事救赎接受福音的人而获得新生命
圣人撒比诺主教,晚年双目失明;但心灯常照,充满神光。天主满盈的恩惠使他明察秋毫之末,预知未来之事。一天,圣人的助理,让仆人进毒酒给圣人。想促其速死早亡,自己好早登主教宝座。
暂且不谈旧约时代的加音亚伯尔的祭献,诺厄、梅瑟、圣殿、全燔祭、贖罪祭,就从圣母献耶稣于圣殿开始,耶稣十二岁在圣殿讲道、约旦河受洗,四十天严斋、抵抗魔诱……哪一件事不是礼义行为
《雅》云:『唯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易》曰:『帝出乎震。夫帝也者,非天之谓,苍天者抱八方,何能出一乎』。《汤誓》曰:『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每个人有自己的创伤,戴着自己的茨冠,结结巴巴地说出最后一句话,然后将自己交在别人手里,而这个别人也就不知不觉地重复着圣母玛利亚、热心的妇女们和阿黎玛特雅的若瑟的动作。若望保禄二世的去世对我触动更深。
刘雅敬神父是杨家坪的一位苦修会会士,为信仰坐过18年牢狱,改革开放后在家乡传教,是田炜帅的第一位圣召培育者。刘神父身残志坚,言传身教,热衷福传,特别注重青年圣召。
(参阅雅五14)(同上)这圣事值得我们在神学反省和病患的牧灵工作两方面上作更深入的思考。
摘自《仁爱一生》屈雅君等编译珠海出版社2002年1月版参考网站http://www.china.com.cn/chinese/feature/1817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