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阅读此书,否则后悔
2005-11-23

、念玫瑰经及拜苦路。最容易的方法,是重复诵念简短可获大赦的经文,如每天念多次的短诵:“耶稣圣心,我信赖你”;或慈悲经文、圣伤串经等。我们救助炼灵,对救自己的灵魂都有莫大的裨益。

圣神如何变化我们
2006-06-02

圣若望宗徒说:“爱就在于此:不是我们爱了天主,而是他爱了我们”(若一,,10)弟兄姐妹,人只有有了被爱的经验后,才能有还爱的动力。

五位老翁奉教记
2006-06-07

王老后于2004年平安辞世,享年83岁;、闫若望,近邻。据称,该人早年在某地给一家教友打工,每逢主日放假半天,有时约他去教堂,听过几次神父讲道。当他回忆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

去,向一切受造物宣报福音(三)
2003-10-17

教友们以前不知道什么是圣经,上海印的《福音》给教友们发下去以后,差不多都束之高阁,“冷冻”起来,现在学圣经,大家又翻出来。

为什么科学昌盛更能使人认识天主
2003-11-28

时行焉,百物生焉。”就是说,从季节变化和万物生长的规律就能推出一个创造万物和制订规律的至高神———天主,又何须天主说话呢?是啊!

心灵的镜子
2004-03-18

但心镜明亮,光洁无尘,不仅需要我们有清醒的理性、高涨的热情、坚强的意志,更需要像基督在旷野里守斋祈祷十天之久,不受外物的诱惑,(谷1:13)泯去自己的意志,而进入全心依托的圣德。

德行“三性”
2016-01-13

按照马神父的观点,所有德行,包括三超德、枢德,除了以实际行动兑现之外,还必须具有普遍性、恒久性、敏捷性三个特点。

教宗方济各2016年1月13日周三要理讲授全文:天主的名字是慈悲
2016-01-15

我们在其它经文中也可找到类似的句子,虽有区别,但均在强调天主的慈悲与爱,以及祂不知疲倦的宽恕(参阅:纳2;岳二13;咏八六15;一○三8;一四五8;厄下九17)。

基督徒如何看待死亡?(二)
2016-05-04

、接受生命最后的祝福圣经明示,死亡是因为人类的原祖父母吃了禁果,违背天主命令的后果。(创2:17)由此,死亡进入了人的生命,并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但人死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转变。

金鲁贤主教百龄诞辰感言
2016-07-18

、恢复光启社80年代初,金主教在我们探访他时语重心长地说:文革时期刚结束,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上海教区、甚至中国教会,对于普世教会的发展和现在状况,对宗教神学理论的发展趋势,对梵二会议的情况和规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