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我引述凯伦·阿姆斯特郎的一段话,也许看似与本文无关,但他给我们指出了现在我们教会主要的是恢复什么。“今天宗教看起来似乎与我们无关的原因之一,是我们不再有被看不见的精神世界环绕的感受。
那乞丐死了,天使把他送到亚巴郎怀中……所以我们若想要得到那永恒的天乡,就必须在现世为爱主而多多受苦,让我们努力实践我们的救主耶稣留给我们的教训,天天弃绝自己,跟随耶稣背十字架,趋赴天乡!
基督信仰和伊斯兰有许多共通点:唯一的天主、圣祖亚巴郎、祈祷、守斋、爱德、朝圣,这一切是我们共享的基础。」此外,基督徒和穆斯林也都「尊敬耶稣基督:前者宣认祂是天主子;后者视之为伟大的先知」。
走进这里时,教宗强调,这座圣殿使人想到亚巴郎传下来的三大一神宗教。“在令人痛心的支离破碎的世界里,这一圣地应激励人类,同时对善心人士构成了挑战。
地中海是欧亚非大陆的「桥梁」,是搭建「巨大和平帐篷」的空间,圣祖亚巴郎的众多子孙应当能在这里和谐相处。
墓穴内的希腊小堂和圣母抱耶稣圣婴的壁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画中先知的左手握有一个书卷,右手则指著一颗星,似乎在表达巴郎先知的预言:“由雅各伯将出现一颗星,由以色列将兴起一权杖”(户廿四17)。
教宗列举的圣经人物包括:亚巴郎、梅瑟、厄里亚、洗者若翰、保禄宗徒和耶稣本人。耶稣亲自「在试探中体验到危机,借此展开公开生活」,然后走过了革责玛尼的难关。
所有夫妻都如同亚巴郎那样踏上旅途,离开父母的家,在婚姻内携手缔造新生活(参阅:创十二1)。
阐述信仰的真理,问题不在于从哪里开始,在哪里结束,而在于如何在喜乐中教导:越能怀着喜乐教导,越能受到听信。
86岁双目失明的谢云香老人,还是个慕道者,当教友去慰问她时,她紧紧地拉住大家的手,反复地说耶稣胜利、耶稣胜利。老人没文化能这样说,我们感到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