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一次要理讲授中曾向望教者和新教友说:“当我们阅读旧约圣祖的历史和箴言的格言时,我们就是在谈论道德,为的是在你们得到培育后,能够习惯于走入圣祖们的道路上,善度服从天主的诫命的生活”。
沧州圣望会原会长刘素平修女、现任会长张淑平修女:刘素平修女从1995年出任圣望会会长一直到去年卸任,见证了修会在刘主教的引领下恢复发展的历程,她回忆刘主教对修女们最多的劝勉就是:第一依靠天主,第二承行天主圣意
尤其在圣诞节的夜晚或复活节的黎明,他总要发动教友出去传报主的降世与复活的喜讯:“现在,我们就是牧人和贤士(就是玛达肋纳和若望),我们要传扬主所带给世界的喜讯!”
《望德不叫人蒙羞》(Spesnonconfundit)是教宗方济各于5月9日耶稣升天节第二晚祷中向五大洲的教会颁布的一道诏书,主题取自《罗马书》(五5)。
兄弟姐妹们,在这个非常年代,望你们祈祷、祈祷、再祈祷,深入祈祷!母亲,以后联系很少,也许不能联系,望母亲多保重。主佑全家平安!
你们原确实知道,主的日子要像夜间的盗贼一样来到……(你们是)白日之子,应当清醒,穿上信德和爱德作甲,戴上得救的望德作盔……”(得前5:1-8)。
事实上,长期以来,教会将望复活与圣洗圣事的礼仪结合起来:在这一圣事内,实现了人死于罪恶、在复活基督内参与新生命、获得使耶稣从死者中复活的圣神(参见罗8,11)的伟大奥迹。
帕罗林枢机引述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话说:「信仰的见证人不认为自己的福利和幸存是胜过忠于福音的价值。」圣座国务卿最后感谢这些因信仰而遭受迫害的人,「即使受到威胁恐吓,仍使每个角落的人都认识主耶稣的名。
我想到圣若望保禄二世最后的岁月。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他无法说话,天主的伟大运动员、天主的伟大勇士就这样结束了生命,因疾病而倒下,谦卑得如同耶稣一样。
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对此不甚满意,他们担心圣若望保禄二世和本笃十六世教宗来访时的情况会重演,不能在教宗方济各沿途路程上亲眼见到他,使信友们与这个历史性宗教盛事相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