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祝你们大家节日快乐,在童贞玛利亚的引领下善度将临期。请不要忘记为我祈祷。教宗在诵念三钟经前,详细讲述了当天福音描绘天使报喜的景象,为玛利亚回应天主旨意的能力提出新见解。
万福玛利亚依撒伯尔问候玛利亚的话至今还为教会所引用(路1:42)。
赖耶稣圣心的陪伴与护佑,修会在起初的三十年蓬勃发展,虽然在那段特殊时期修会曾经停办了近三十年,但在最近这四十年里,修会又重新扎根于中华大地,服务于陕西教会。
盖永历二年(1648),德国耶稣会士瞿纱微在桂林为永历皇室授洗,授洗者有皇太后王氏烈纳,马氏玛利亚(永历生母),皇后王氏亚纳,烈纳母亚加大,妃犹利亚,既而皇太子病笃,永历亦准受洗,命名当定。
慕尼黑总教区赖因哈德.马克思枢机[左一]。
《马尔谷福音》是四福音中的第二部,也是其中最简短的一部,他对耶稣降生及童年事迹只字未提,多以记载耶稣传教所行的奇能异事,比如治愈伯多禄岳母和一个赖病人,他这样独特的写作方式,主要是向外邦人展示耶稣就是犹太人所期盼的救世主默西亚
耳熟能详的圣母领报,结局是:玛利亚完全接受天主在她身上要实现的旨意和计划。这个故事的重点是玛利亚要成为上主的“婢女”,尽心尽力与主合作;这亦成为玛利亚最大的光荣。
当天主日的福音记述圣家在逾越节往耶路撒冷去,过完了节日,在回途中玛利亚和若瑟发现十二岁的耶稣不在结队成行的人中。过了三天,他们才在圣殿里找到了他,他正坐在经师中间。
藉由她说“行”(yes)--当玛利亚接受并对天使说,“愿照上主的意愿成就吧”,并接受作耶稣的母亲——仿佛玛利亚对天主说:“我在这里,我是一张书写板:任上主随意书写,让万有的主随意塑造我”2。
这一节日所纪念的并非仅是玛利亚肉身升入天堂的神学事件,更是天主教信仰中有关“完整救赎”的具象表达——玛利亚的灵魂和肉身一起被接升天,预示了人类身体在神圣计划中不可替代的神圣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