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前兄弟姐妹们聚在小弟家为妈妈庆祝85岁高寿,为妈妈过最后的一个生日。在她人生尾声的几周里,妈妈已经无法正常饮食起居,子女们昼夜陪伴和服侍,孙儿孙女们电话问候。
日寇近千人包围了桑峪村,进村后重点目标是天主堂(一般情况下,鬼子是不烧教堂和寺庙的)。
建堂岁月1983年,我们村准备修建教堂时需要烧制大量的砖。父亲就在我家的庄稼地里拉了很多的土,然后运到砖窑用。那时,大家已经做了好多砖坯,但是被突然而至的几场大雨冲坏了好多。
本文①意欲在此项分析的基础上对有关问题略加论述,即3个范本所构成的3种中国地图绘制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异,以及这些继承性与变异性与近代早期欧洲人中国观的关系。
常见一些教友在弥撒已经开始了,才慢慢地走向教堂,他们或者因为想在床上多睡一会儿,或者是认为弥撒时间太长了,只要跟上成圣体圣血就行,或者生活节奏太快赶不上弥撒时间,总之他们急急匆匆地来到教堂,草草地画个十字圣号
司机很有礼貌地向一个路过的老大娘打听这里的一座教堂。没有了,给日本鬼子烧掉啦。老大娘回答说。后来就没有盖起来?哪有钱?当年的那个陈修士和高神父的坟还在吗?
二、纳因城的方济各小教堂从大博尔山上眺望,可以看见山下远近十几公里坐落着几个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村落,那里有高高的清真寺的宣礼塔,其中之一便是耶稣复活寡妇的独生子的纳因城。
该堂原址位于现狼山南约5里许,后因江岸不断塌方,教堂濒危,1925年,向北迁移,建一小堂,当时仅容200多人,同时改名为露德圣母堂。
1919年,玫瑰营教堂指派兰姓主教到此兴建教堂。建成后,教堂定名为“敬原堂”。建堂之后,大量垦荒耕种,外地人纷纷入迁,教友猛增。1925年易世芳出任坐堂神父。
花梨岭这个古老的教堂,有着百余年的历史,修建于小山之巅,群山环抱;先后有比利时、荷兰等国神父在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