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的修士2.修道生活中的挑战大海因有浪花而美丽,人生因有挑战而精彩。在团体中,很多“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是需要很多的牺牲和克己的。这些“不同”都带有很多的挑战。
其实,人生是由一连串的选择组成的,选择有大有小,如吃什么,穿什么,上什么学校、找什么工作,以及结婚还是修道。有些选择无关重要,有些却非同小可。藉着不断选择更好,最终达到最好。
我们的毕业生返回到他们的神圣场所,或到新的单位,去帮助那些忠信者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或在所从事的行动中,努力辨认人生的目的;引导他们去关爱他人、服务他人,尤其为最需要者服务。
人生事事无痕过,蕉鹿何须问是非?梦中的真幻与“蕉叶盖死鹿”一样,是说不清楚的一笔糊涂账!无独有偶,纪晓岚的堂兄也有同样的经历,他对纪晓岚说:“静海地方有一个人,晚上睡觉时,他妻子在另外一间房里织布。
我们可以想及我们人生中所经验过的“黑夜”。尽管黑暗,但天主总不放弃我们,且在常常回答我们相关生命意义的关键问题。我是谁?我从何而来?为什么我诞生在这历史时刻?我为什么要爱?我为什么受苦?为什么我会死?
这让我有机会分享我从利玛窦的人生中得到的一些见解。大约三十年前,我在法国加入耶稣会时,对利玛窦的故事还很不熟悉。
就如厄玛乌的两位门徒一样,他们的人生因耶稣的来临而萌生希望,而又从基督被钉死之后陷入忧愁,他们就像千千万万个处于困境之中的我们,无法从当下的生活之中感受到基督的临在,更难以理解基督一直与他们同行。
他说:人生的意义,就是减少别人的痛苦,增加别人的喜乐。上世纪七十年代,台湾民间普遍贫穷,无力就医者甚多,吴若石神父平易近人、谦逊温良,有着一副悲天悯人的心肠。
依我所见,主业团的成员与初期教会的信徒有着共同的方向——借着人生不同的步伐孕育出相同的灵修理念;在现今的世界中,尝试着去圣化每个人普通的职务。这便是蒙席的主旨。
让我们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到这么一个特别的地方去度寒假,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