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豆瓣网友介绍说,当天易中天如此论到信仰:信仰的对象,是唯一可以创造一切却不被、也无需创造者;多中心即无中心,多信仰即无信仰;什么都信,即等于什么都不信;信仰就像爱情,必须专一;因此有鬼神未必有宗教;有崇拜未必有信仰
我天主!」(若廿28)。
授予圣经封主教勉励领受读经职的修生说:可爱的修生们,你们要以圣言武装自己,勤于诵读并默想圣言,热爱天主的圣言,让圣言进入你们的生命,作为生活的方向与准则。
教宗本笃十六世要在这个机会上颁给信友大赦。这是圣座负责大赦事务的斯塔福德枢机所发表的消息。他在一个公告中说:怀着信德接纳疾病和由疾病带来的痛苦,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走向更大的圣德。
因此,“属于天主的人具有一项使命,这就是给犹豫不决的人加油,藉著对天主的信德激发他们的勇气,帮助他们全心信赖上主,依靠祂的临在和作为”。
很多信友在刚信主后,传福音的热情很高,见到熟人就传福音,讲圣经,谈耶稣。不管别人爱不爱听,有没有时间听,都要讲论。即使人家反感,也不在乎,反以为那是他们心里顽固。
祈祷是以思以言发钦崇、爱慕天主之情,或求恩,或感恩,与天主亲密交谈。祈祷是信友们的日常功课,能增圣宠,得神恩,为救灵魂至关重要。常见的祈祷有两样:一是念经,一是默想。
教宗鼓励他们成为天主对每个人,尤其是对最脆弱者和被丢弃者温柔的标记和工具,一如玛利亚探望依撒伯尔那样,要关注有需要的人。
第二种认为,孩子性情不稳定,信仰也不稳定,很容易犯罪跌倒伤害天主。不如等他长大成熟了再领洗,信仰更稳定。要知道人不是学好了才走向天主,而是走向天主才变好。第三种认为,信仰自由,让孩子自己选择。
但圣教会于礼仪行动中,并不拒绝任何种类的圣乐,只要符合该礼仪行为之精神,与其各部分之性质,且又不阻碍信友主动参加即可(参礼仪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