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刹那间的分岔走神,立刻就松弛了自己与主连接的纽带,恍惚间融与主心的自己也从耶稣圣心里滑落出来,并随着失控的感官和外部变幻的环境而游走不定。
因此,保禄似乎生来就处于多样文化:罗马、希腊、希伯来的文化氛围中,大概正是因为他介于多种文化,在向普世开放的环境中成长,因而形成一个真正普世性特质。
我们在这一特殊环境里休息,梦很甜蜜,心很安宁。而从此之后,回忆更是绵绵无期……虽然我们不是天主教友,但怎能不怀念这座教堂?它的琴声常在耳边回响,那是一曲天籁之音,传递着人间真情,宣示着普世仁爱。
正如大气污染,毁坏环境和生命,人的心灵和精神也受到污染,灵性生命也受到凌辱和毒害。”教宗说:“对我们社会中流传的许多污染心灵的产品,如寻欢作乐、暴力和蔑视男女的图像,我们似乎习以为常,不难接受。
假如这种绝对的爱绝对确定地存在,那么无论他在特殊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人都‘被救赎了’。这就是耶稣基督‘救了’我们的意思。经由他,天主为我们是确实的,他不是世界遥远的‘第一因’,因为他的唯一子成了人。
正如我曾在不久前发表的《在真理中实践爱德通谕》中指出的,只有尊重受造物、不损害环境的发展才是可行的。在今年的《世界和平日文告》中,我强调了建设稳固和平与尊重受造物之间的关系。
在信函的结尾,教宗敦促基督徒承担起在所有环境里激起改变的「重责大任」,并将「亲爱的欧洲」托付于她的众位主保圣人,即圣本笃、圣济利禄和圣美多第,以及圣女布里吉达、圣女加大利纳和圣女十字架本笃德肋撒。
教宗这一次讲述的是“大圣若瑟与他生活的环境”。在纪念大圣若瑟被宣布为普世教会的主保150周年之际,教宗方济各颁布《父亲的心肠》宗座牧函,并开启了“大圣若瑟年”。
圣神的使命,就是在任何情况与环境下,去提醒我们基督的爱。正如《天主教教理》中所定义的,圣神是教会活发生动的“记忆力”(《教理》1099)。
我们要利用自己的环境,在工作单位、家庭和自由市场上去宣讲。另一个问题,我们面对的挑战:一是对待其他宗教信众,我们要尊重对方,向对方介绍我们的信仰,互相尊重、互相认识、互相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