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便是教宗罗马教区代理主教的身份,该职务首次被定义为“辅佐人”。
周守仁主教表示,利玛窦的第一本以中文写成的书籍《交友论》,鼓励人坦诚而平等交往,重视人际相待,而非只看对方身份,至今仍是传教时候的应有态度。
但是当我以体验生活者的身份置身其中时,我才真正体验到这美的画面里真正的美。常年生活在都市的我,刚走进这空气清新、环境幽雅的小院很是陶醉了一番。然而我还没从迷醉中醒来,就被一个孩子吓了一跳。
只有进入天主的愿望才能达到我们的真实身份。面对渴望‘自我实现’和‘自决’的世界,今天正需要这种经验的见证。”
基督信徒蒙召跟随耶稣,承担仆人的身份,以无偿和无私的态度为他人消耗自己的生命。基督信徒不追求权力和功名,而是为了教会的益处,在言行上谦逊地奉献出自己。
他觉得,黑袍是司铎的标记,穿着它就不容易忘记自己的身份和圣召。他说,被耶稣拣选无非是为同他常在一起,并被派遣去宣讲——要“在路上”,要进到“人家”,去宣讲天国,使人悔改。
3、堂区司铎的生活风范对圣召的影响由于世风日下,世俗化已浸入到教会,对司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而司铎也追求物质享受,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与使命。
这种“母亲的身份”彻底动摇了玛利亚。作为聪慧的女人,具备深入解读事情的能力(路2:19,51),她试图理解,辨别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玛利亚不看外面,而是内在。
寄居在祖传但名义上已归公的江南罱网船上,父母是渔夫渔婆,我则被天主赐予了一个身份:小渔夫。到了8岁时的初春,为了上学,我才离开父母的渔船,到陆上定居的“渔改房”内生活。
然后,人类生命的真理出现了,它代代相传,传递着三样东西:一个拥有独特身份和使命的名字;属于一个家庭和一个民族;最后是对以色列天主之信仰的忠诚。